阅读记录

第49章 自残之屠己宗国盗之十四诡诸2[2/2页]

《108国盗》 元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诗中写道: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其诗意就是,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被冲刷激荡。士兵白衣红领整装待发,跟随他从曲沃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不欢乐的地方?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白得发光亮。士兵白衣朱袖整装待发,跟随他从鹄邑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地方?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水底山石映出粼粼波浪。我刚刚得到起事的命令,不敢轻易告人传播四方。?
      而《诗经.国风.唐风.椒聊》则是赞美曲沃桓叔繁殖力强大、后妃多子,就像结的花椒子一样一嘟噜一串串子孙众多,而且还基因优良,诗中有“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烁大无朋”意思就是‘花椒结籽挂树上,累累椒籽升升装。他的儿子呀,个个身材高大称无双。《毛诗序》中说‘《椒聊》刺晋昭公也。君子见沃之强盛,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汉代的应劭、第五伦则以为是赞美后妃多子的诗作。《椒聊》同时也预言了曲沃代翼的最终结果。?
      桓叔和庄伯的子孙繁多,遍布晋国各地且实力强盛,自献公接过晋国总公司权杖,面对国内自己的同宗诸公子们,就如同坐在一个火山口上,这让晋献公寝食难安。桓叔、庄叔的诸公子到晋武公时之间的利益争夺已经非常白热化,如曲沃桓叔有一个小儿子就被封在游邑(今山西太谷县城东南部阳邑乡的村落,即现在的新村,俗语有“新村一篓油(游),石象一群猴(侯)。太谷春秋时期,属晋国晋阳城领地,称为阳。周襄王时,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父为食邑,称阳邑。)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游氏。在曲沃小宗翻身为晋国主人后,游氏家族辈分高、家族大,谁都不敢惹。即使是桓庄嫡宗的子弟,也得避让三分。晋国的公子直(或是晋武公庶弟),有一块肥沃的田地与游氏家族的老大游不疑的地挨着。游不疑看上了这块肥田,用一块贫瘠的地强行交换。公子直惹不起,只好同意交换,但从此对游不疑家族怀恨在心。当晋献公姬诡诸继承侯位,其任命大司马毕万为新军统领,游不疑为副统领,游不疑的弟弟游穿被授以中大夫职务,游氏家族因此势力更大,这进一步促使得曲沃桓庄大辈分高管更加骄横跋扈。?
      根据《左传》记载,到了晋献公六年(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71年),晋献公曾祖父曲沃桓叔、祖父曲沃庄伯的家族势力强势到晋献公也兜不住了,他们明目张胆的威逼公族,这晋献公寝食难安,于是杀心几起。这时最关键的智囊的出现使献公的屠灭家族精英的计划付诸实施。这个人就是晋国的主抓刑罚的法官——士?(生卒年不详,一说公元前716年—公元前660年),祁姓,士氏名?,字子舆(《刘氏族谱》谓士?讳荣信,字世郎,又字博,号太光,称其为“世?公”),晋献公时担任主抓晋国刑罚的大夫。因其功绩成为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以及随氏、彘氏、刘氏的共同祖先。从根上论,士?是杜隰叔的儿子。杜隰叔,上古尧帝的后代,周大夫杜伯之子,杜伯被周宣王冤杀后,隰叔投奔晋国,后来在晋国做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隰叔的子孙便为士氏,士?善于法度,在现有的史料中估测他是晋国刑法的制定者,他制定的法律成为晋国后世刑法的模板。?
      士?看透了献公的心思,对晋献公说:“原来桓叔、庄伯的公子们人数很多,不诛杀他们,将会发生祸乱。如果先除掉富子,那么公子们就好对付。”晋献公顺水推舟就把这件灭族的大事交给了士?,原话是:‘尔试其事,姬诡诸意思很明了,就是你士?去试着办这件事吧,别胆小我作为你的坚强后盾。?
      士?的招数很是损,首先把桓庄后裔中土豪杀掉使他们失去经济基础,而后借诸公子之手出掉桓庄二族中民愤之最的游士,为了不使晋国的诸公子漏网进而团灭之,又给他们盖了一座可以享乐的新城——聚邑,使出当年晋文侯突袭杀周携王的手段,用兵包围聚邑把桓庄诸公子来了个团灭。根据左传记载,晋献公在士?的谋划下,其实施的团灭桓庄诸公子的路线图如下:(待续)

第49章 自残之屠己宗国盗之十四诡诸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