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而生,夏禹商汤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是家天下后的佼佼者,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一个不把家天下的礼义谨慎贯彻的,以此确定什么是正义,以此考核信用,标明过错,讲仁义谦让,公示与百姓间,如果有敢于违反家天下体制下之国策的,居官的罢职,让群众都认为是除去祸害的正确做法,这样的社会是小康。即“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为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可见孔子所说的小康,是以维护家天下体制即私有制为社会之本的,进而确立利益分配体制,并依此建立社会普遍的人人为己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观,宣传建立家天下的世界观、荣辱观,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与“窃钩者诛”的私有保护体制,前者保护国家为一人之私有,后者保护利益集团即官僚士绅之私有。
在大同世界和小康世界里,大禹是个跨界的特例,他被孔子分为两段,他既属于禅让制实行的三代之一,又属于世袭制私有制下之帝王。在孔子看来,他认可的是尧舜禹都在世时的历史时期,因此三代不包含舜死之后的禹,故又把夏禹列为禅让制公有制破坏后,天下为私体制下的第一位杰出君子而不是圣王。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对夏禹毁誉参半,他虽未直接点明夏禹是破坏禅让制的历史罪人,实际一褒一贬让人去自己深思。总的来讲孔子个人是认命的,他认可自己此时的阶级地位,他认可自身已无选择的处于家天下的社会体制里,故以“君子”为楷模,推出了儒家维护家天下体制的君君臣臣三从四德的思想,进而痛恨破坏周礼的人即破坏家天下之下的君臣之道的人,进而痛恨僭越的人,僭越就意味着“乱势”使天下争战不休,同样《吕氏春秋.慎势》说道:所谓王,就是权势。所谓王,就是权势无人能抗衡。权势有人抗衡,那么王位就要被废弃了。所以,先王的法度是:立天子不让诸侯僭越,立诸侯不让大夫僭越,立嫡子不让庶子僭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因此慎子说:“现在有一只兔子在奔跑,上百个人都会去追捕。不是一只兔子够一百个人分,而是这只兔子还未定归属。由于归属未定,就是尧也将会竭尽全力去追捕,更何况普通人呢?整个市场摆满了兔子,过路的人却看都不看一眼。不是不想得到兔子,而是这些兔子的归属已经确定。归属已经确定,即使粗俗的人也不去争夺。”原文:王也者,势也;王也者,势无敌也。势有敌则王者废矣。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子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子无别则宗族乱。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秦末汉初的群雄“逐鹿”要晚于吕不韦提出的“百人争兔”。由于僭越而使天下人人“争兔”固然是引出了孔子大同与小康之叹的原因,他更叹息的是自己被家天下后的社会体制即被利益集团排除在外,即使自己满腹经纶竟连小康社会的治理都没有机会参与一下,怎不以为是人生之憾。
纵观当今之世界,在举国体制大体相同的前提下,能使出如此强盗手段,变公为私而盗天下的唯有朝鲜的金日成可与禹相比肩。北朝鲜是在中国与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帮助下,依靠朝鲜共产党人集体的努力而成立的,它应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而不应该是封建王朝。现在的朝鲜名义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际上已经传到了金日成的第三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金家王朝,生杀予夺全在金家手中,公有制徒有其名,是金家王朝大私有制下的公有制,是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的一个变种,恰如夏朝之初始,天下为国有,国家却为一人之私有。
有人说你瞎掰,人家没有经历尧舜禹的发展历程,是第一代金日成直接传给儿子金正日的。此话谬矣!金日成1931年加入党及东北抗联,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从苏联乘坐军舰返回朝鲜北部,1948年9月9日,他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被选为朝鲜劳动党的委员长和朝鲜内阁首相,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事实上虽然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republicofkorea)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democraticpeople'srepublicofkorea)。但北朝鲜与南韩实际早在1945年“三八线”形成时就已经存在,即1945年9月2日,盟军司令麦克阿瑟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的“总命令第一号”,命令提到:“驻北纬38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3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即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同年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半年以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朝鲜半岛的国土和民族从此陷入分裂。因此当时虽然南北名义上还未正式成立国家,此时朝鲜当党政机关实际就已经成立了。北朝鲜的实际领导者应从这一刻开始算起。从这一刻朝鲜共产党中央权力过度共经历三任领导人,朴宪永——金??奉——金日成。金日成虽不是朝鲜共产党的创始人但他历经三代,不可否认他为北朝鲜的成立所作出的贡献。
第一任总书记朴宪永时期:1945年8月20日以朝共元老朴宪永为核心的朝鲜共产主义者率先在汉城(首尔)成立了朝鲜共产党筹建委员会,朴宪永为委员长。同年9月8日又成立了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朴宪永被推举为责任书记(总书记)。1945年10月10日—13日,在平壤举行了朝鲜共产党西北部五道(省)的负责人和积极分子会议,大会向汉城的朝鲜共产党中央发送了“推选朴宪永同志为领袖”的电文;表示“大会宣誓忠实地服从中央的领导。大会决议指出,为加强布尔什维克活动的灵活性和扩大布尔什维克运动,决定北部朝鲜各党部联合成立朝鲜共产党北朝鲜分局。朝鲜共产党北朝鲜分局于10月13日在平壤设立,金?范任责任书记,武亭、吴琪燮任第二书记。10月23日,汉城的朝鲜共产党中央承认了北朝鲜分局的成立。此时年仅33岁的金日成虽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羽翼渐丰,但因资历尚浅未能进入北方局中央。
第二任委员长金??奉:当朝鲜共产党南北决裂后,1946年7月,北朝鲜共产党与朝鲜新民党合并为北朝鲜劳动党。1946年8月31日在平壤举行的北朝鲜劳动党一届一中全会选举延安派的金抖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抗联派的金日成、国内派的朱宁河为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金容范当选为中央检阅委员会委员长。在第一届朝鲜劳动党政治委员会(政治局)内,苏联派有3人,延安派有6人,国内派有2人,抗联派(游击队派)有2人,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当时各派的力量对比,而金日成就属于抗联派。但到1948年3月27日至30日召开的北朝鲜劳动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时,金日成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逐渐掌控政局,但还不是公认的最高领导者,因此在3月31日举行的朝鲜劳动党二届一中全会上金??奉继续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日成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
第三任委员长金日成:1948年8月15日以李承晚为大总统,李凡?]为国务总理的大韩民国政府在朝鲜南方的建立。当年9月9日,朝鲜北方宣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金日成为内阁首相,朴宪永为副首相兼外务相、金策为副首相兼产业相,洪命熹为副首相兼无所任相。1949年6月27日-30日,在南北朝鲜劳动党中央联合全体会议上金日成作了题为《关于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成为朝鲜劳动党》的报告和结论。北、南朝鲜劳动党合并为朝鲜劳动党。7月1日举行合并后的朝鲜劳动党二届一中全会,全会选举金日成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选举朴宪永、许嘉谊为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抖奉、朴一禹、金策、李承烨等当选为政治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朝鲜劳动党通过清除甲山派的朴金?础⒗钚⒋荆?宄??诜炊耘山鸩?铩⑿矸镅В?约昂罄赐ü?溲 ⒎胖鸬确绞饺媒鸩??⑵诱??⒔鸸庀馈⒔鸲??热舜诱?成舷?В?沼诖锏浇?鹑粘傻闹魈逅枷胧髁⑽??澄ㄒ凰枷胩逑档哪康模?974年2月,在朝鲜劳动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金正日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委员,被推戴为金日成的接班人。1980年10月,在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金正日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90年5月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金正日当选为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1991年12月金正日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93年4月,在朝鲜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上,被推戴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1994年7月8日凌晨2时,金日成因心肌梗塞在其官邸内病故。1997年10月,金正日被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推举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以西历纪元。1997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平壤通过了使用本国纪年的决定,纪年方式由公元纪年改为主体纪年,即以朝鲜国父金日成诞生的1912年为主体元年。主体纪年的年份以1912年为元年,而中华民国也以1912年为元年。这与日本的“大正纪年”(以日本大正天皇登基年1912年为元年)的元年相同。
金日成与大禹的盗贼行为有三点相似:一是他两个都是禅让制、公有制中的参与者、建设者、领导者;二是他们都是主动“和平演变”进而以权受权、居高临下把最高领导权“元首”与“委员长”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因此虽有政治清洗与短暂流血冲突,但未爆发全方面的内战而使国家解体,“偷换概念”都很成功;三是他们的儿子把家天下执行的很彻底,夏启征有扈氏之叛巩固家天下体制,金正日则推出改公元纪年为家族“主体”纪年,封建王朝纪年特征日渐明显。所不同的是金日成在位时就通过政治清洗为儿子金正日铺平了道路,并早在自己去世前即1974年即指定金正日为接班人,金日成比大禹无耻露骨许多,相比而言禹要比金日成含蓄很多,毕竟禹还曾象征性的指定了两个异姓接班人以混淆视听,但他们所做的结果一样,把老一代革命者改革者用血汗建立的禅让制以及人民民主专政体制成果彻底葬送,盗人民之天下为其一家之天下。此二人不仅是偷盗国家之大盗,更是国民精神理想、精神支柱之国盗,他们用新的私有制思想偷梁换柱,以求对百姓洗脑而禁锢之束缚之。禹启父子用“甘誓”思想,金日成父子用“主体”思想以引导民心所向。但是大禹是氏族公有制向奴隶制私有制转变,是一种二次创新,前无古人,私有制从某方面刺激、激发了以家庭为单位或个人的潜能,一段时间刺激了社会生产力,故夏朝可以有四百三十二年的统治。而社会主义本就脱胎于几千年的私有制,它以消灭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压迫等等思想为己任,因此金家王朝的做法等于倒行逆施,是历史的倒退,因而它更有可能与东西方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同流合污,相同的利益坚守是其苟合的必然因素,当前虽为我盟友是因为其尚未完全演变西方尚有抵触,一旦沟通利得就会生变,此不可不防。相比,仅以国家体制而言,我们就不会太过责怪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和逃到我国台湾的“校长”蒋介石了。以民主选举掌权的李光耀从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起,担任共和国总理,至1990年11月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把最高权力以民主方式“禅让”给精心挑选的继承人由吴作栋接任。果然吴作栋像当年的伯益一样,十五年后即2004年吴作栋又将总理职位交给了李光耀之子李显龙。实际上李退而不休一直在幕后左右新加坡政治,1991年9月任总理公署高级部长,1997年1月任内阁资政(总理公署),2001年11月连任,直至2011年5月14日,李光耀在自己儿子继承王权7年后,看到儿子江山稳坐自己才心满意足的宣布退出新加坡内阁,实际上他是在效仿“周公”的做法。新加坡绝对属于国家典型的个特例,其国家模式为名义上是“国家资本主义”,其实既不是君主立宪制也不属于共和制,因为一党独大,实际上是西方资本主义与东方家天下的改良版。资本主义是外衣,就如同剥夺了日本天皇的王权确让他世代掌管首相权利,西方国家因此对他的专制也不买账,所以他始终提倡所谓“亚洲价值观”,其实就是家天下、家长制的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李光耀与李显龙之关系就犹如蒋介石与蒋经国之关系,祖籍广东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作为中国汉族客家人后裔的李光耀难以摆脱封建思想对其的精神世界束缚,难以摆脱其家族对权利的贪欲,更难以摆脱传统儒家思想对其的影响,也因此他1994年10月当选为新成立的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在其独立后为维护其既得利益的私有制新加坡不得不与西方媾和,比如本已脱离英联邦的新加坡,又于1965年10月又加入英联邦。一旦中国同西方国家冲突,其虽同为华夏儿女其必然会铁心投靠于西方,而中国与西方和平时期,其又必然打中国牌来维护他的国家利益,其实李光耀心里根本不相信西方鼓吹的理论,他骨子里、心里害怕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理想,正是因此他曾像蒋介石一样大肆绞杀和他曾经是盟友的新加坡共产党。他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表示,“之所以讨厌共产党人,根源在于他们采用列宁主义(领袖集权)的方法,不在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实际上他是做一套说一套,他管理新加坡靠得就是领袖集权,进而实行的是封建社会家天下的做法,其家族控制了新加坡的政治与经济。李光耀本人的两个儿子都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大儿子李显龙为新加坡现任总理,小儿子李显扬曾任最大国营企业新加坡电信(淡马锡控股旗下)的总裁兼ceo(2007年4月1日卸任)。虽然他同蒋介石一样也是天下之国盗,由于其始发于私有制体,旧有体制下人因而感觉受到的伤害小一些,更何况加入了些现代元素如“公积金”。他们与袁世凯相比要聪明的多,袁世凯的权力来自于国民党视为“国父”的禅让,袁世凯如聪明点像蒋介石学习即可,大总统和万岁只是称谓不同而已,实权一样,但他偏偏倒行逆施想恢复帝制,故而引发“二次革命”一代百日而亡。
简单概括此类国盗之特点:“民主得权以夺权,暴力维权以守权”
公有变私有窃国为家——国盗之祖宗夏禹(约公2208-2198年)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