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
  “其中每人每月有一次不花钱寄信的机会,每年有两次不花钱寄东西的机会。”
  “当然,寄东西之前会称重,不能超过一定的重量或者一定的大小。”
  “还有,大都督府那边也准备对卫所军制进行改制,比如说规定服役年限,增加探亲假,增加军士服役的补贴。”
  “这些消息,慢慢的都会发到军中,你们要记得好好了解清楚,以后无论是做官,还是带兵,都能用得上。”
  “……”
  ……
  事实证明,忽悠人是会上瘾的。
  或者说,朱标这颗黑芝麻汤圆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忽悠完李祺和常升等人之后,知名大忽悠朱标又笑眯眯的去看了三百个洪武五年的恩科进士。
  然后又对他们展开了忽悠攻势。
  “孤原本以为,卿等会有人受不了这份苦楚,会想办法调离宁阳农场。”
  “现在看来,倒是孤小觑了卿等。”
  “好,好啊,卿等经过这一番的历练,褪去了以前的文弱之风,更添了三分英雄气。”
  “卿等没有让父皇失望,也没有让孤失望。”
  “……”
  一连串不要钱的夸奖过后,朱标正色道:“在宁阳农场耕种差不多快一年,想必卿等也该知道耕种不易了吧?”
  三百个恩科进士们尽皆沉默。
  不易?
  可太他娘的不易了。
  虽然颜真卿的《劝学》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可实际上也没几个书生真能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读书。
  但是耕种不一样,耕种是真需要三更灯火五更鸡的。
  尤其是盛夏之时的夏理和夏收。
  为了避开中午最热的那段时间,百姓们往往会选择天亮之前就下地干活,又或者是趁着月色明亮的时候在夜里干活。
  有时候为了赶在下雨之前抢收,甚至连中午最为酷热的那段时间都避不开。
  每天能有一个时辰的歇息时间,那都算是好的。
  农妇们也同样不轻松。
  理桑,养蚕,抽丝,剥茧,纺织。
  除去像撒种、拾棉花之类的农活,妇人们还要给一家老小做饭,还要浆洗缝补衣物,要收拾家里,要照顾孩子,一天到晚也是丝毫不得空闲。
  更要命的是,玩命耕种出来的粮食,熬夜纺出来的布匹,还要拿出来一部分来缴纳赋税。
  那个宁阳县百户所的小旗就曾说过,“吃的穿的都是百姓辛辛苦苦耕种纺织所得,要是再调过头来祸害百姓,那不就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砸锅?那他娘的还能算是个人了?”
  瞧着一众沉默的恩科进士,朱标又笑了笑,说道:“孟昶在《戒石文》中说,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其他地方的官老爷们,或许就是把这句话当作一句戒铭。”
  “但是孤相信,卿等应该是最能理解这句话的。”
  “以后真外放做了官,卿等可一定要将这句话牢记,并且践行。”
  “出将入相,青史留名,方不负东华门外唱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778章 知名大忽悠朱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