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7章 五十年代军嫂(5)[1/2页]

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 雪花霜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同时票证制开始实施。
     目的很单纯:控制物价上涨,合理分配物资。
     主要还是布票和粮票。
     每人每年大约不足一丈半的布票,换算成米将近5米布。
     按理说不算特别少,在南方做几身褂子就够穿了。
     可北境不够呀。
     天太冷。
     薄棉袄、棉裤、棉鞋、棉帽子、棉手套,棉被,厚的再来一套,哪里够呀。
     可不就是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
     农村还好,城镇居民在54年9月只能按年龄、劳动差别、饮食习惯,凭粮票买口粮了。
     除了全国通用粮票,其他的都是本地发行本地用。
     跨地区不好使。
     顾七七能咋办?
     只能尽量挑不要票的买,实在需要还得动脑筋先琢磨到票才行。
     先去了纺织厂家属院里,假装要找大姨走错了路,然后搭个上一个老太太。
     用钱换了好些瑕疵布,棉白布,床单、、被面、毛巾、枕巾、袜子之类的。
     都是家属,确实不缺这些,走几家就淘换齐了。
     没办法,她空间里没有这么老的布料,也不完全一样,她怕露馅。
     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用钱解决吧。
     而且以后这些物资只会越来越难买,早买不吃亏。
     吃的就不用想了,都要票,就没听说有瑕疵肉的。
     趁着还没有大炼钢,顾七七赶紧又买了几把锁头,两个小铁锅和一个小炉子。
     买这些工业品是要工业劵。
     顾七七手里有陈端寄回来的,可是不够。
     她只能又用老办法去钢厂找家属换。
     手捏着像纸币模样的工业劵,顾七七的心酸酸的。
     这是短缺经济的表现。
     再想想现代那些低廉海量的工业制品。
     废物系统已经蛐蛐够了。
     她要是能两界倒换多好?
     要不空间无限大也行啊?
     贪心!
     终究摆不脱人性中贪婪的影子。
     其实,这些工业制品她空间里都有。
     可是和这个时代的差距太大,她不敢用。
     又买了十个铝饭盒,勺子和铲子,把工业劵花了个干净。
     顾七七还用空间里的紧俏物资换到了玻璃票、水泥票。
     是的,所谓紧俏物资还是工业品:手表。
     玻璃不好拿,干脆直接按尺寸切割好,放到之前偷偷拿出来的小板车装好。
     装模作样的走到无人处再收进空间。
     水泥也买了几袋。
     这已经是极限了。
     同样老套路的收进空间,就急匆匆往家赶。
     天都黑了,正好趁着四下无人,视线不清。
     顾七七拿出自行车,一口气骑到村口一里外才停下。
     刚到邻居家门口,她就听到了壮壮嚎啕大哭的声音。
     顾七七心疼坏了,如果不是她穿来,想必这孩子也是饿死的命。
     张奶奶一直抱着哄,看到顾七七就像看到了救星。
     “小梅给孩子喂过奶水了,可还是哭个不停。”
     顾七七连忙接过孩子,用另外一只手递给张奶奶一包糕点。
     “谢谢张奶奶,太麻烦你了,这是我今天带回来的槽子糕,好入口,你留着自个吃。”
     张奶奶笑着接过,可还是埋怨的说了几句。
     “七七,太外道了,这次张奶奶就收了,下次可不许了,给孩子喂口奶,不必太破费。”
     顾七七并不当真,人家又不欠她的,礼尚往来才是长久相处之道。
     不过还是连连道谢,才抱着壮壮回家。
     赶快又给壮壮喂了一遍奶,又换了新尿片。
     孩子也哭累了,睡着了。
     顾七七也饿的不行,趁壮壮刚入睡,赶快吃饭收拾。
     然后又趁着夜色捡石头。
     多多益善。
     除了垒院墙,她打算再垒一个厕所、鸡圈,还得弄几块石板铺院子,制作井台子,反正有的忙呢。
     她家院子里最值钱的就是那口井了。
     应该是陈端爹为了清洗猎物方便挖的。
     靠近大河,没挖太深就出水了。
     就是活儿糙,哪来的井台?第197章 五十年代军嫂(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