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赵军的主角已经从吕方变成了杨禺和他麾下的亲卫士卒,吕方已经成功的拖延了魏军向大梁撤离的步伐,现在就看杨禺能够在半路再次阻截在魏军了。
不过李牧对此倒是非常有信心,他之所以在赵军骑兵部队全部派出去之后,还敢提出这样的计划,就是坚信这两年赵括对于这些亲卫士卒的训练。
这些士卒在李牧看来已经远远超过魏国当年吴起训练的武卒,做到身着甲胄、日中而趋百里那就是正常水平。
所以李牧听到吕方的汇报之后点了点头,既然杨禺他们已经追击了上去,那自己也要紧跟上追击的步伐。
杨禺他们战斗力很是强悍,但是人数相比魏军主力来说远远不如,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支援上赵括的这只亲卫士卒。
疾驰了这么长的时间,李牧并没有让赵军在此处稍作休整,而是继续带着麾下士卒踏上追击的路程。
李牧的打算就是要在追击的途中将魏国的这股力量完全消灭,此时还没有到让士卒们放松警惕的时候。
赵军主力这边已经开始继续追击,另一边的杨禺率领的亲卫士卒已经在目力所及范围之内,看到了如一条长蛇绵延向前的魏军部队。
杨禺现在手中只有三万多兵力的亲卫部队,要想拦住三十万的魏军主力,要是单凭这点力量自然是远远不够。
这个时候杨禺想起了临行前赵括交代的《毛公兵书》的十六字要诀,这才福至心灵明白自家君上的目的。
所以魏军只要在亲卫士卒可追击范围之内,杨禺就立刻命令麾下士卒就地埋锅造饭开始休息,静静等待属于他们时机的到来。
随着夜幕悄悄笼罩在这片大地上的时候,杨禺率领着亲卫士卒也悄然开始行动起来。
段干子早就已经察觉到后方衔尾追击的赵国军队,但是对方迟迟未有动向之后,他就立刻明白了对方是准备趁夜里偷袭他们。
所以段干子在魏军休息处安排了数千名巡逻士卒,而且还要求魏军士卒和衣而眠,能够随时应对可能到来的袭击。
虽然这样做会让魏军士卒的精神大打折扣,但是段干子笃定对方一定会趁夜动手,还是让麾下士卒这样去做。
段干子其实本人也没有入睡,他的目光全部集中在白日赵军士卒出现的地方。当他看到点点火光正向自己方向行进的时候,心中对于自己的精准判断甚是满意。
杨禺率领着三万亲卫士卒来到魏军修整的地方,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进攻,反而静静的站立在距离魏军数百米的距离,就这么站立在这里却什么也不干。
他们作为袭营的一方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但是被段干子安排巡逻的魏军士卒可不是这没想的。
三更半夜的时候自己驻地门前忽然出现敌人的身影,由不得他们不去理会。所以清脆的铜锣声在魏军驻地内部响了起来,通知着所有魏国士卒敌袭的消息。
第46章 拖延时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