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遗忘,现在,从不在……
轰轰烈烈,惹尘埃。
昙花再美,总要凋谢,
故事曲折,爱河长存……
“大王。”
当朱尚炳站在燕王府的后花园,看着面前的百花齐放时,不由轻声哼着小调。
而这时候,魏公公不实事宜的打断了心情怀旧悲伤的朱尚炳。
“鲜花还会再开,何须等待。”
听见了魏公公的回禀,朱尚炳把最后一句唱罢才转头询问:“何事?”
魏公公微微躬身,道:“燕王……”
“罢了。”
朱尚炳打断魏公公,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随缘吧!”
“诺。”
魏公公应声道。
“还有何事?”
见魏公公矗在原地,朱尚炳无法继续陷入回忆。
也是,换了谁在一个人需要冷静下来时,旁边矗着一个人,都会感到不爽。
“姚广孝该如何处理?还请大王示下。”
魏公公之所以不走,正是因为刚刚收到的消息显示,燕王要力保姚广孝。
而朱尚炳呢!
却要姚广孝早生极乐。
如此这般,必定会引发与燕王的正面冲突。
这也是魏公公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所在。
毕竟,燕王的潇洒转身,已经避免了与自家大王的正面碰撞。
“你想什么呢!”
“你以为燕王就不记恨本王了?”
朱尚炳微微一笑,朱棣的不辞而别,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不屑!
这是明显的看不起自己。
所谓来要参,去要辞,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又或许,朱棣以为,他这位秦王还没有笑到最后。准备回南京蛰伏,以待东山再起。
想到这里,朱尚炳对魏公公沉声道:“传令下去,要是燕王插手江湖事,就把消失传遍大明。”
“也好让所有人看清楚,咱们大明的贤王,也是一个管天管地的人。”
“诺。”
“老奴明白。”
朱尚炳说这话,也是有缘由的。
历来,中原王朝中,就把庙堂与江湖区分开来。
大明也是如此。
但是在朱尚炳的父亲,大明第一代秦王就藩后,开始收拢被洪武大帝打压的江湖力量。
于是,西北就有英雄之人的天堂一说。
朱尚炳认为,正是因为这样的根本,才导致西安情报卫,地下十二门的诞生。
当然,对于朱元璋为何会放纵朱樉,只能猜测,为其钟爱。
毕竟,朱元璋对次子朱樉的期望也是很高的。
只看委以朱樉关西军事,以及在对外贸易上,朱元璋睁一眼闭一眼就能看出,或许,是朱元璋出于皇位的第二继承人所做的安排。
可以想象,朱标的英年早逝,肯定是有预兆的。
正是因为病逝,大明王朝的御医们,不可能没有提早发现一点问题。
可别忘了,中医可谓博大精深。
先秦王插手江湖,那是有洪武大帝背书的。
即便朱尚炳插手江湖之事,也没有人顾左右而言他。
毕竟,他是子承父业。
要是换成燕王朱棣?
朱尚炳就只能呵呵了。
江湖上,有一个秦王的爹,就够英雄好汉们受的了。
只因历史遗留问题,即便如此,江湖领袖,八大门派,也对秦王统管江湖持默许态度。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为爱妥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