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曹晚冷哼一声,“纵使我不仁,也未曾焚烧自家子民,你有何资格指责我残暴?”
     刘琦哑口无言,满心愤懑却无法宣泄。
     “你多虑了,你以为我会在意你的归顺?”
     曹晚眼中闪过凶光,大声下令:“速备一根长杆,将此人吊死。”
     命令传出,刘琦浑身一抖,愤怒化作惊恐。
     “将军,此人乃刘表之子,地位非凡,是否暂且饶他一命?”
     满宠轻声劝阻。
     “既敢反抗,便无须怜悯。若不如此,岂非显得我偏私?”
     曹晚正色回应。
     满宠无奈,只能苦笑离开。
     片刻后,长杆竖立于岸边。
     白袍侍卫拖起刘琦,将绳索套上他的颈项。
     “平南将军息怒,我愿劝父归降,望您网开一面!”
     曹晚已策马离去,对刘琦的呼救充耳不闻。
     惨叫声渐息,刘琦挣扎几番后彻底不动。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三百艘郑和宝船。”
     曹晚目光一亮,得到宝船让他喜出望外。
     “此船正是郑和下西洋的主力舰,堪称华夏造船技艺巅峰!”
     “妙极!正缺渡江之舟,这恰似雪中送炭!”
     曹晚仰天长笑,策马远去。
     ……
     汉江之上。
     数十战舰承载千余荆州兵,正驶离北岸。
     诸葛亮站在最后方船上,焦急张望北岸,期待刘琦归来。
     久候未至,隐约听见曹军骑兵逼近,肆意屠戮。
     “快看!公子被吊起来了!”
     将领王威指向岸边喊道。
     诸葛亮浑身一震,定睛望去,果见一人被吊死于渡口。
     船只距岸尚近,他看得分明,被吊死之人分明就是刘琦!
     “呼!”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悄然滑落。
     他身形僵硬,目光空洞,直勾勾地注视着被吊死的刘琦。
     四周哭喊声、悲愤声此起彼伏。
     “曹晚!”
     诸葛亮猛然回神,用力捶击船桅。
     他的脸上再也掩饰不住怒火,双目如炬,面容扭曲变形。
     “曹晚,你这狂徒!连汉室宗亲都敢杀害,简直肆无忌惮!我诸葛亮若不能替天行道,亲手除掉你这逆贼,宁可放弃人世!”
     诸葛亮咬牙切齿,往日从容不迫的气度已荡然无存。
     ……
     襄阳城内。
     “大公子依照卧龙之计,与曹军对阵,还暗中袭击了新野。”
     “但那曹贼狡猾,竟然识破了卧龙之计,损失超过五千兵力。”
     蒯越低声宣读战报。
     “那诸葛亮号称水镜高徒,据说才华横溢,连他也奈何不了曹晚?”
     刘表叹息一声,眉宇紧锁。
     “我早就说过,刘琦才能平庸,让他领军怎能敌过曹晚?夫君却不听劝。”
     在一旁的蔡夫人趁机埋怨。
     “琦儿确实让我失望。”
     刘表微微颔首,却继续说道:“可惜,你的三个兄弟都被曹贼所害,除了我自己领兵,还能派谁?”
     提到三位兄弟的死,蔡夫人恨得咬牙。
     她强忍愤怒,向蒯越使了个眼色。
     蒯越随即进言:“主公,目前之计,只有立刻命令黄祖从江夏北上,前来指挥大军。”
     黄祖虽出身荆襄四大家族,但在蔡夫人和蒯越看来,由他统领军队总比刘琦合适。
     “黄祖镇守江夏以防备江东孙策,若他北上襄阳,孙策趁机进攻,谁来抵御?”
     刘表担忧地说道。
     蒯越一时语塞。
     “罢了,传令给刘琦,让他死守樊城,不准再出战。”
     “他有黄忠相助,应该能守住樊城。”
     “我就不信,曹晚不过一万多人马,还能强行攻下樊城?”
     刘表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果断做出决定。
     话音刚落。
     伊籍神色慌张地进入大堂,拱手禀报:“主公,黄忠背叛,大公子被迫放弃城池南撤,却在渡口遭曹晚拦截,最终惨遭吊死!”
     蒯越闻言大惊失色。
     蔡夫人先是一愣,随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而刘表宛如石雕,伫立原地,一动不动。
     大厅内一片寂静。
     “琦儿……”
     刘表突兀地大喊一声,吐出一口鲜血,重重倒地。
     
     入夜。
     刘表悠悠转醒。
     “琦儿!我的琦儿在哪里!”
     他刚苏醒便急切呼唤刘琦的名字,挣扎着起身。
     蔡夫人垂泪劝慰:“夫君,琦儿已被曹贼所害,请节哀顺变,务必保重身体。”
     刘表气血翻涌,几乎再度晕厥。
     “曹贼!我是汉室宗亲,一州之主,竟敢杀害吾儿,今日之仇,誓不共戴天!”
     刘表怒吼咆哮,捶胸顿足。
     “父亲!请让我率军,为兄长报仇!”
     次子刘琮悲愤上前请战。
     蔡夫人听罢大惊,向蒯越递去警示的目光。
     蒯越忙道:“大公子已逝,如

第25章 悲愤声此起彼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