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 真相之下[2/2页]

邀天阁之阡陌 乾坤问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群土匪骑到我头上来!”
     “反抗?怎么没有反抗。”那被抢了荷包的百夫长喃喃道,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竟然在众人面前流下两行软弱的眼泪来。“我们大人刚来的时候就是受不了这样的风气,带着兄弟几个冲上山头将那些作孽的贼人一窝端了。可是……可是……第二天豫中刺史就传了令来,说我们大人……滥杀无辜,不配位父母官,将他和那日一起剿匪的几个弟兄全部在集市口斩首示众了啊!剿匪那日正好轮到我休沐,没有去成,这才逃过一劫。可是……我们大人和当初一起奋战的同僚全都……”他捂住双眼,泣不成声。
     “这他妈的叫什么事!当官的受土匪的气居然还不能反抗?怎么会这么窝囊!”江南五郡的城防军们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气的胸口都快裂开了。
     百夫长擦了一把泪,再也控制不住在心中隐忍了多年憋屈。
     “我们大人也曾是战场上大杀四方的将士,是为大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就因为为大将军府后人的遭遇鸣不平触怒了同帝,就被发配到这种地方,被几个土匪受辱致死,留下妻儿寡母无人照应……我们大人——好冤啊!!”
     在阡家失势的这十几年间,郁郁不得志的远不止阡正安一人。昔日的元家军、阡家在朝堂之上的同僚好友……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牵连。只不过相比于阡家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惹人注意,许多落在暗处的小人物的遭遇并不为人所知罢了。
     当年阡家一门三帅战死沙场,丧期之后人走茶凉,元家军被撤,阡正安也被降了职成了文官,残余的元家军们虽然大都要么辞官解甲归田,要么请命去了嘉禾、湛西驻守,但也有一小部分士兵、将士因要赡养家中老小无法辞官,也不方便去嘉禾那些极偏之地,便留在军中等候重编。
     本来嘛,重新整编军队也不是多大一件事情,可是让这些曾经征战沙场为大郑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元家军旧部不快的是,明明自己所属的那至军队是大郑朝资历最老、功勋也最为卓着的,可是重编进其他军队后,自己的品阶反倒不如那些正日喝酒划拳,最大的功劳才是“剿匪三千”这种镀金搬的履历的士兵。
     不忿归不忿,只是大家也都知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郑已无仗可打,元家军的军魂——阡家的几位将军又尽数战死沙场唯一还活着的那一位年纪最小又从来没有过上沙场的实际经验,无法统领众将……他们失去了靠山失去了能为他们做主、护着他们的将军,就算心中有委屈也只能受着了。
     他们的将军走了,三军之中再也没有能够为他们出头的人了。
     可是,让这些将士们难以忍受的是,才过了短短几年时间同帝竟然连阡家仅剩的那根独苗也看不下去了,他居然要降阡正安的官!
     阡家三代都为大郑的江山而死,就算阡正安是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烂泥扶不上墙的,作为满门忠烈仅剩的后人,朝廷给与高官厚爵安抚一下,也当是体恤元家军剩余的将士们这样很过分吗?更何况阡正安充分继承了其兄其父的雄风,文采武功兵法样样精通,在担任禁军首领的那几年认真负责从未出过错,就连皇帝身边的羽林军们提起这位年轻的羽林将军也只有夸的。既然无错,为何要降官?还从武将降为了文职?
     有些从元家军中退出的将士自发为阡正安鸣了不平,指责同帝苛待忠烈之后。这话传到同帝耳中后,他当时没说什么,可转过身就派了暗卫调查,然后找了个由头,将这些为阡正安发声的文武官全部降级调离了京城。
     武将向来要天不怕地不怕一些,这些将士们本来还想再闹,可是却被阡正安私下一个一个找了去恳谈一番,才渐渐偃旗息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直到四年前,阡正安被告谋反……
     之后,京城里的元家军旧部便一个不剩了,下放到其他州的将士们处境也愈发艰难了起来。
     听完百夫长的讲述,江南的将士们各个神情复杂,众人久不在长安不知京中之事,江南作为大郑最富饶的地方同帝若是要下放官员自然也不会下放到江南在这之前他们别说见就连听都没听说过这种事。
     他们与元家军虽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可是同为军人,对方的今天就有可能是自己的明天。更别说元家军……那可是曾经与郑元帝并肩一同打下大郑江山的军队,曾经为大郑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是大郑每一个武将心中最高的向往!若是连这样的一支军队,都要因为为主帅鸣不平这种事情获罪,最后居然落得个被土匪欺凌的下场,那自己这样的普通士兵,下场又能好到哪儿去?
     而最让众人连想都不敢细想的则是,若说四年前众将士为阡正安求情鸣不平得罪了同帝,是因为阡正安谋反一事触动了帝王的逆鳞,可十几年前,阡家除了为国捐躯还是为国捐躯,半点不臣之事都为做过,同帝又是因为什么而将为阡家鸣不平的将士们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呢?
     没有人敢再去思考这个问题,一向最为直肠子的林副领在听完这段事后急急忙忙将管闲事的士兵们都赶了回去,然后慌慌张张地上了马,再也不敢看这个被山匪打劫了的百夫长一眼。
     相比于普通将士们的好奇心和正义感,那位持兵符的元将军从头到尾对外来事务都没有表露过任何关心,甚至在听说了林副领他们路上的见闻之后还特地集中了五郡的城防军重申纪律,让众人万勿多管闲事,类似于在半路解救被土匪打劫的官员这种事,之后绝对不能再发生。
     “我去,哪里的官员那么孬,居然会被土匪打劫?”
     在阡明远强调过纪律之后,兵营中四下里便响起了不知情的士兵的询问。
     “唉,这件事说来也是丢人,是这样的……”
     一传十十传百,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十五万城防军的气息便与从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若说这些人在初初接到救驾指令的时候,脑子里想的还都是救驾立功、升官发财,那么在听闻了这件事之后,他们那一往无前的一腔热血之中,便夹杂上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迟疑。
     “要想传播一件事情,最快的方法就是禁止它。”
    喜欢。
  

第二百三十六章 真相之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