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八章 迁都[2/2页]

回到明朝当小兵 帝鸿轩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易,十户已去其八,很多家门前直到现在还挂着招魂幡,白天的京城几乎见不到几个人,家家几乎都是紧闭大门,凡是不关门的那种,杨齐都会派人进去查看,结果出来的士兵均传回来一个消息,那就是里面没人,有的甚至还有尸体,更有甚者,难闻的尸臭味还没进门,就已经闻得到了,考虑到安全性,杨齐不在命人进去查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齐一行人等来到驿馆安置时,这里只剩下几个小吏还在坚守,为了防止疫情安全,他并没有去拜访几位京城的好友,只等着明日上朝时再见。
     翌日,杨齐轻车熟路,天还没亮,就已等候在午门之外,各级大臣陆陆续续赶到,等候上朝,可以看得出来,来上朝的官员已经少了不少,没来的人想必凶多吉少了。
     “跪!”随着小黄门的呼喊,皇帝缓步走上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齐跟随众大臣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崇祯沙哑这嗓音说道。
     “谢陛下!”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王承恩上前两步一甩拂尘唱道。
     “陛下!”
     “....。”
     依照惯例内阁、司礼监的人会上报一些全国各地的事情,提交陛下定夺,其实皇权发展到明朝,内阁制度已经很成熟,全国的政事内阁与司礼监基本都可以定夺,内阁负责拿出处理意见,司礼监负责披红,只有双方争执不下时,才需要请出皇帝进行裁定。
     政事很快处理完毕,崇祯的精神依然很差,最近女真人的败退,心情该有所好转的崇祯,又因为疫情失控而低落谷底,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京城内外方圆数百里原先一千万的人口数量,急转直下,现在恐怕连一百万人口都很难凑齐,据户部调查,十户九空,生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预计没有二十年,恐怕很难恢复过来,即便过去二十年,能不能恢复到年前的水平也是未知数。
     “启奏陛下!”温体仁在政事丢处理完毕之后上前说道:“右军都督府都督、昭毅将军:杨齐,今日上殿述职了。”
     “哦?”崇祯一听杨齐回来了,精神顿时好了许多,赶紧睁开眼睛问道:“昭毅将军何在?”
     “陛下!臣在!”杨齐马上出列说道。
     “爱卿啊,你知道的,现在京城内外困顿,朕心甚累,这满朝的文武大臣,都说不出来个一二,你可否给朕以宽慰?”崇祯说道。
     “陛下!”杨齐说道:“解决这件事,无非两大块。”
     “哦?”崇祯赶紧问道:“哪两块?”
     “不论是战后、还是大役之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恢复生产,而恢复生产就离不开,民生!”杨齐说道:“要想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免税,鼓励百姓生产!”
     “二、重新分配土地,耕者有其田!”
     “三、修建水利工程,恢复土地属性。”
     “四、移民!快速恢复的重点,还是看人口,没人,谈什么都是空谈!”
     “你预计这些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内阁首辅周延儒嗤之以鼻道:“谈何容易啊?”
     “就是!”户部尚书上前说道:“国家财政本来就吃紧,这女真刚退,为了防备女真再次入侵,朝廷还要划拨出来六十万边饷,用来加强大安、喜峰、洪安三处关隘及遵化的城防,银子啊!从何而来?”
     “哦?”杨齐双手一摊说道:“那臣也没有办法了。”
     “你刚才不是还有第二个方案吗?”周延儒问道:“快说说第二条吧。”
     “我还是不说了吧。”杨齐叹了口气说道。
     “爱卿,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说吧!”崇祯有些坐不住问道。
     “陛下,臣即便是说了,他们也不会同意的。”杨齐叫道。
     “废话,你不说,我们怎么同意啊?”温体仁叫道。
     “好吧!”杨齐说道:“眼前的困难,其实也不难解决,那就是迁都!”
     “啥?”周延儒立刻破口大骂:“你这混蛋,居然敢怂恿皇帝迁都?”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温体仁叫道:“你这是叫陛下做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举啊!”
    喜欢。
  

第三百一十八章 迁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