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一十二章 弹劾[2/2页]

锦堂归燕 风光霁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哪里舍得?好,就依着你说的,咱们一路回京风餐露宿的也着实辛苦了,这时间我就称病,咱们好好在家里歇息一阵。”又凑近秦宜宁耳畔低语道,“好生过几天没羞没臊的日子。”
     本来话题还是很正经的,谁承想最后却被逄枭给拐歪了。
     秦宜宁的耳朵都红了,不依的捶了一把他的胸口:“你个登徒子,怎么早没发现你这样儿。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逄枭一把攥住她柔若无骨的小手,拇指在她的手背摩挲:“谁说的?咱们当初见面,我上来就给你耍了个流氓,你忘啦?”
     秦宜宁想起这家伙在军营里光着膀子追着她跑,还敢说她是他的女人,就不由得面色涨红。
     不过现在都已快成了老夫老妻了,回想当年的日子,虽然有羞窘的时候,大多却都是温馨甜蜜的。
     逄枭见秦宜宁这般娇羞的模样,早已心猿意马起来,拉着她的手哄着她说话。
     而此时的李启天,正面色阴沉的再御书房中听刘院判的回禀。
     “你的意思是说,忠顺亲王确实是旧疾复发?”
     刘院判心里忐忑,但是以他的判断和对圣上的揣摩,他这么说是绝对能过关的。
     是以刘院判镇定的点着头,道:“回圣上,的确如此。忠顺亲王身上大小伤有很多,此番回京赶上连降大雪,天寒地冻,寒气入骨,旧伤便发作了。”
     李启天闻言,心中莫名舒坦了许多,缓缓点头道:“忠顺亲王的身子,朕便交给你来调理。你要尽心。”
     刘院判低垂着头,恭敬的称是。虽然他隐约有些听出圣上话中的意思非比寻常,可他并不像搀和进这些事,只做听不懂。
     李启天便随意摆了摆手。
     刘院判忙行礼退下。
     李启天面色阴沉,翘着二郎腿斜靠着桐木椅扶手,指尖不疾不徐的点在自己的膝头。
     逄枭今日回城所有发生的事,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最后李启天可以断定,他是早有预谋。
     利用百姓的舆论,逼迫他做个明君,不能处置功臣。
     今日出宫去迎接逄枭,若不去,就会坐实他苛待功臣,若是去,反而坐实逄枭是有功之臣。逄枭在南方办的事的确于朝廷有利,可是谁能说逄枭做的一切就没有为了他自己的成分?就譬如当初逄枭利用南方之事来威胁他 ,让他不得不歇了杀掉秦宜宁的心思。
     可是这些暗中的交锋,别人都不知道,臣子们不知,百姓们也不知。
     李启天践祚至今,极少吃亏,现在仔细算来,他吃的亏大多数都与逄枭有关联。
     而眼下的这一次,似乎这个哑巴亏他还是要咽了。
     李启天紧紧抿唇,眼睛却因脑子的高速运转而眯了起来。
     ※
     逄枭与秦宜宁果真在家过了几天“没羞没臊”的日子,虽不出门去游玩,但他们的生活状态也与当初去陆家时也没差多少。
     两人一起看书,或者一起讨论接下来要做的事,闲来无事手谈一局,最后还有彩头可以赌。
     刘院判听了圣上的吩咐,隔日便会来府中请脉,脉案上记载的完全按照逄枭表现出来的模样,不得不说刘院判果真是个圆滑之人,这样一来,他自己也能交差,也不至于带累了家里人,更不会开罪任何一方。
     如此一来,时间很快便到了大朝会这日。
     逄枭照旧称病不朝。
     然而朝会上,却发生了一件震惊群臣的事。
     昌国公尚川,当殿出班,跪地弹劾忠顺亲王。
     “……圣上,忠顺亲王回京时聚集数千民众,险些引起城中大乱,五城兵马司不得不增派人手,导致城中多出出现巡逻的空岗,若是因此而引起什么大事,岂非要让人笑话京城的治安?
     “忠顺亲王身为朝中重臣,深得圣上信任,如此鲁莽行事,扰乱京城秩序已是罪大恶极,圣上亲自出宫迎接时他还御前失仪态,简直大不敬!忠顺亲王是位高权重之臣,理当为群臣表率,如此做法,着实令人难以原谅,还请圣上治他的重罪!”
     昌国公尚川是北冀时的老臣了,素来都行事低调,不会拉帮结派找惹麻烦,是出了名的随和人。
     可是今天他却站出来弹劾逄枭。
     这着实让满朝文武都非常惊讶。
     不过联想到前些日子的满城乱飞的传言,有人说逄枭与昌国公有不共戴天只仇?
     如此看来,这个节骨眼儿上参奏逄枭,果真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啊!
    喜欢。
  

第九百一十二章 弹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