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接过信封,对着烛光将信函读完,接着对折起来,又放进信封,转身对叶心传说道:“你身上除了有伯阳教你的内功,还有一股纯正的天罡真气,是何人传授给你的.”
叶心传道:“去年六月间徒孙在济南府南一百里外的一处草庐之中得蒙长灵派一位前辈赠与一部秘籍,便是天罡真气.这位前辈自称是长灵派灵均真人门下第五弟子,道号朝云.”
靖远点头道:“不错,朝云正是家师座下第五弟子.原来他又重新回到中原,看来不久江湖上难免一场风波.你姓叶……莫非是……大宋国昔日户部尚书叶辰是你什么人?
叶心传道:“正是家父.今年初夏徒孙在燕京城外玉泉寺听朝云前辈说起江湖故事,知道师祖当年曾在饶峰岭出手救过家父.徒孙在此谢过师祖.”
靖远道:“不错.那时你尚且是个襁褓中的婴孩,你姐姐和岳……朝云就坐在你身边.”
叶心传道奇:“咦?那时朝云前辈也在场么?徒孙并未听前辈提起.”
靖远道:“往事种种,俱作尘土,知之无益.你今日所来何事?”
叶心传忽然想起此行目的,回道:“徒孙此行,原是为参照这石室上的刻文助我朋友导气归元、医治内伤.幸而遇见师祖,徒孙恳求师祖出手相助.”
靖远道:“你带她进来罢.”
叶心传转身回到廊道,将允柔抱进石室,轻放在石床之上.靖远右手探出,便见允柔手腕忽然上浮,落在靖远掌心之中.靖远试她脉搏,过了一会儿,眉头微皱,说道:“这位姑娘这两日得你输送真气,业已恢复了大半.我看她气息平稳、脉搏跳动有力,若她以自身内功慢慢调节,自可将内伤化解,原不用这石壁上的胎息功法辅助治疗.”
叶心传道:“完颜姑娘并未练过什么内功,因此需要徒孙在一旁协助,方能恢复.”
靖远看了叶心传一眼,又低头看了看允柔,摇了摇头,说道:“断然不会.这位姑娘体内澎湃的真气,与你我所练的天罡真气大为相似,只是传她功法之人似乎有意保留,只传了一小部分.”
叶心传道:“会不会是徒孙输送的内功在她体内流转?”
靖远缓缓说道:“定然不会,外人输送的内功只可助他导气归元,却不可增加起功力,因此江湖上有许多以内家功夫治疗他人重伤的事,却从未听说医治之人功力因此大增的.静音,你之前传过她天罡真气心法么?”
叶心传道:“天罡真气为长灵派独门内功.徒孙逾矩修炼,已是不对,怎会将其传给其他人?此事等允柔醒了问一问她便知道了.”
靖远道:“长灵派源自武当,武当派向来没有不准功法外传的规矩,师祖在世时经常以自家武功与其他门派的高手交换切磋,因此江湖上有其他人会练天罡真气并不稀奇,倒也不必深究.静音,你且退后几步,待我助她调治内伤,很快便好!”
叶心传依命退出石室,见靖远以右掌缓缓抵在允柔额上,过了一会儿便见一团淡淡的青烟出现在允柔头顶,只见允柔面色渐转红润,嘴唇也渐露血色.果然,不到一刻钟功夫,靖远撤回手掌,允柔也跟着慢慢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叶心传,嘴角露出淡淡笑意,接着身体向后一靠.靖远快步上前,揽住她后颈,防止她头脑撞在石床上.
叶心传跟着上前,见允柔闭目昏睡,但此刻她呼吸均匀,已不似先前忽快忽慢、内息不调了.
靖远道:“她此事已无大碍了.静音,你随我出来罢.”
叶心传跟着靖远出了石室,来到洞穴之外的石台上,此时天已大暗,幸有一轮弯月悬挂当空.四野漆黑,苍穹确是茫茫一片青紫色.
靖远道:“静音,你何以离开泰山,又发现通元谷这处石室?我到来时见通元谷中见原先那七位幽谷客踪迹全无,西亭居也不知被何人封住了正面洞口.我绕道进了石室,却见谢康乐等三人的尸身安放在那里,到底其间发生了什么事?”
叶心传便将自己离开泰山清止观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大体说了一遍,直到后来说到谢康乐等七人幽居在谷中,前段时间林晚晴来谷中寻仇,幽谷七仙死伤大半,为避敌锋芒,他们几个躲入西亭居石室,却被林晚晴将石室封死,幸亏发现了秘密通道,才得以从后面逃出……
靖远道:“原来如此.你师父在信函上说,若你来到华山,便请我将你爹爹当年在大宋临安行在遭遇种种的过节一一向你说明.但我以为昔人已矣,如今你自有一种欢喜、一种愁怨,逍遥于世,又何必理会父辈的恩怨?不过若你自己想问,我自然不会隐瞒你.”
叶心传想了一会儿,说道:“师祖所言甚是.静音自幼住在泰山,
第73章 青衣社的由来(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