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3章 热血[2/2页]

鬼差生存日记 一江红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历。下班前许廷先打电话给一个北大考古系的同学,后来又找了一次狗绳,但都无进展,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个盒子是清宫之物。
     第二天许廷找到那个和古宫博物院很熟的朋友,方子其,他在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工作,和古宫博物院有很多业务来往,古宫博物院专门负责文物拍照的首席摄影师是他的客户之一,所以他和里面人很熟。
     在方子其的介绍下,当天下午许廷见到了古宫博物院专门负责馆藏文物的王主任,但看过这个盒子以后,他表示没有印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他对许廷讲了一条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在最近的三百年中,古宫文物有四次大的流失,第一次是火烧明园、咸丰帝逃至承德避暑山庄,临行前虽也带走了大量的文物,但留在古宫之中的,悉数被抢,甚至连笨重搬不走的乾清宫外大铜缸(专门盛水以备走水救火之用),也被士兵用刺刀刮得斑驳淋漓,因为传说此缸是镀金的。
     第二次是在一九零零年,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庚子年攻陷北,情况和上次一样,当时慈禧一直逃至西安。
     第三次是在溥仪被逼宫出逃,带走了大量的文物,而最后一次,就是在蒋介石逃之前,而这一次也是损失最大的一次,目前台湾古宫博物院的文物量,远远大于燕京古宫博物院。
     虽然有了这一点点线索,但是于事情的进展并无多大益处。许廷又找寻了一些其它的途径,依旧没有什么重大突破。
     就在许廷查询盒子来历毫无眉目之际,兴德已经顺利找到“刘大德子”的详细材料。
     刘大德,生于公元一九零二年,江县刘家屯人,与其大哥,以及当时东北着名的大土匪等,并称为当时关东绿林十虎,是当时东北几大土匪之一,一直是占山为王、打家劫舍。
     事变之后,刘大德子部队不接受日改编,后被日伪军包围,只带领十一名兄弟突围出来,后又招兵买马,长期隐藏在长白山中打游击,东北抗在一九三四年终于和他们接触上,他们同意被改编为东北抗第三jun独立队,但不幸就在谈判达成之后不久,即被日军重兵包围,东北抗救应不暇,最后全军覆没,竟无一人生还!
     这一段介绍看得许廷和兴德热血膨胀,没有想到这个“刘大德子”竟是如此一位英雄豪杰,一位当年在日*蹄下誓死不屈,以自己血肉之躯筑成钢铁长城,转战于关外白山黑水之间的抗日铁血男儿,许廷俩崇拜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除此以外,非常幸运的是兴德还真的探访到一位当年的东北抗联老战士,此人当年曾经跟随工作组到过“刘大德子”驻地,并亲眼见过“刘大德子”本人。许廷两个马上想到,既然工作组是在刘大德子队伍被清剿之前一个月见到他们,按照时间推算,那段时间正应该是刘大德子给祖父写第二和第三封信之间,所以这位老战士很有可能会知道他们当时做的是一件
     什么事情!想到这里,许廷和兴德兴奋异常,马上与老人通了一个电话,许廷他们表明了来意,老人非常热情,立刻表示欢迎。在电话中老人告诉许廷他们他已经离休很久,现就住在翠里路总后大院。
     按照老人所讲,当年在东北抗的时候,他只有十几岁,还是个红小鬼,但当许廷他们见到他时,见他已经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一提起刘大德子,老人一脸崇敬之情,马上向他们伸出拇指。老人向许廷他们介绍道,当年东北的地面上,遍地土匪,但绝大多数土匪都是属于贪生怕死、欺软怕硬之辈,平时欺负百姓,RB人来了以后,大多数被改编为伪军,成为汉奸、RB人用来欺压华夏同胞的走狗。但也有少数真正的英雄。
     刘大德子兄弟等人就是代表。
     三一年日军占领东北之后,RB人多次试图将刘大德子兄弟两人的队伍改编成伪军。
     几次谈判不成,最后派重兵将包围,并派人上山进行最后谈判,但是被严辞拒绝,派去谈判的RB人和汉奸被两兄弟枭首示众。
     第二天RB人大举攻山,刘大德子兄弟两人仅带领十一名兄弟突围出来。之后转战在长白山的深山里,继续招兵买马,很快队伍又扩充到上千人。
     抗队伍曾经数次试图与他们联系,但由于他们的行踪异常隐秘,所以直到一九三四年才找到刘大德子的队伍。
    喜欢。
  

第243章 热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