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牛场十月水冻结[1/2页]

追牦牛的人 仁日天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秋十月,查古的冬再次提前降临,续霍村牛场扩建项目早已竣工,也顺利购进了累计300头牦牛,尽管事事上心,达瓦还是遇到了诸多棘手问题。
     他匆匆地找到刘强,“书记,牛场的水冻住了,没有水,牦牛养殖将存在极大隐患,我们已经动用村干部手提肩挑了一上午,但实在是杯水车薪,您看,究竟如何是好?”
     “有没有跟施工单位和县扶贫办联系?”
     “联系了,施工单位说合同只限定施工,后续约定的维护期已过,扶贫办也正在跟领导沟通,但牛可等不起啊!”
     “我们先去现场看看。”刘强给司机打电话,二人不约而同地站起身,却待司机师傅赶来时,他们已在乡政府门口等待了许久。
     “现在还有多少存栏?”
     “187头。”
     “纯利润有多少?”
     达瓦略有迟疑,“书记,您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刘强盯着达瓦,他就表情凝重,“除开几个贫困户务工工资及日常开支,基本所剩无几。”
     “有没有认真分析原因?”
     “购进的牦牛普遍进食较少,尤其前两周,只要不掉膘已经算不错了。”
     这倒是事实,由于缺少专业养殖人员,牦牛养殖仍以传统饲喂为主,草料及精料搭配比例如何把握没有明确标准,且受制于风俗原因,部分时间段无法实现宰杀出栏,饲料成本高、运费高,牛场工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除了想不到,还有猜不到,各种困难纷至沓来。
     最要命的,10月初牛场便已断水,一旦供水长期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10月到次年5月,大半年时间呢!
     两人来到牛场时,扎西正在组织大家奋力提水,见二人前来,他快步相迎,“书记,你们可算来啦。”
     “辛苦了,不要慌,先带我去看看牛。”
     达瓦的描述并非危言耸听,180多头牛,除了少数比较健硕的公牛外,几头母牛已精神萎靡,一些架子牛毛色粗糙、瘦骨嶙峋。
     “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反映?”刘强第一次跟达瓦急眼。
     扎西替他解释,“达瓦书记这几天一直守在牛场,对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同时,为怕群众粗心大意,他还亲自对每头牛进行饲喂,也添加了适量精料,但效果始终不佳,今天早上又断水了……”
     刘强不再发话,他马上拨通了县农牧局局长电话,对牦牛群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挂断电话,又很快与县扶贫办及施工单位取得联系,同时,要求达瓦尽量发动群众,全乡干部也第一时间参与到了这场“抢水”的接力战中。
     林力自然不能幸免。
     这种热闹非凡的场面属实少见,在他看来,完全是不可理喻的莽夫作为。
     “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一会儿收青稞一会儿挑水。”他大为不解。
     海拔4300多米的养牛场,水源虽不算遥远,但要从河边挑回一担水,着实不易。
     何况对一个骨瘦如柴的“

第61章 牛场十月水冻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