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走到佛经前,指尖落在弦上的刹那,那些扭曲的文字忽然微微颤动。
“让我试试。”她闭上眼,将清心咒的调子融进梵音里。筝音清越如洗,像山涧的泉水流过石缝,带着净化一切的力量。弹到第三遍时,佛经上的文字渐渐舒展,殿外忽然飘来菩提叶的清香。
“有效!”迦叶尊者合十行礼,“魔气在消散!”
玉瑶却额上冒汗,那些魔气正顺着琴弦往她体内钻。她想起鳌王眼中的痛苦,忽然明白这些魔气并非天生邪恶,只是被忽视的怨念罢了。她变换调子,将《大悲咒》的慈悲揉进去,指尖的弦音忽然变得温润,像母亲的呢喃,像大地的呼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满殿的佛经都发出金光,殿外传来菩提树抽新芽的声音。玉瑶瘫坐在地上,看着自己微微发黑的指尖,忽然笑了——原来音乐不仅能沟通心意,还能化解怨恨。
张兴东递给她杯瑶池水:“你可知,你刚才救了多少生灵?”西天的佛经若真被魔气污染,三界的善念都会被吞噬。
玉瑶喝着水,忽然想起初学时弹断的那些琴弦:“是陛下教我的,弹筝要知轻重,懂慈悲。”
***冬至那日,凡间爆发了瘟疫。药神的仙草都快薅秃了,疫情却越来越重。张兴东看着水镜里哀嚎的百姓,正想降下甘霖,却见玉瑶抱着古筝往南天门去。
“陛下,”她回头望了眼,白衣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我曾听晓姐姐说,凡间的《安魂曲》能安抚亡魂。或许……也能安抚病痛中的人。”
南天门下,凡间的大地一片枯黄。玉瑶坐在云端,将《安魂曲》的调子弹得温柔又坚定。筝音像春雨落在干涸的土地上,像阳光照进紧闭的窗棂。疫区的百姓忽然觉得胸口不那么闷了,病榻上的人竟能坐起身,连药神的仙草都长得更快了。
“这是……以音养气!”药神捧着刚成熟的仙草,惊叹道,“姑娘的弦音里带着生机,比仙草还管用!”
玉瑶弹了三天三夜,直到疫区飘起雪花,疫情渐渐平息。当她抱着古筝回到天庭时,指尖的指甲套已磨穿,琴弦上凝着层薄薄的冰,却挡不住她眼里的光。
张兴东在南天门等她,手里捧着件新做的白衣:“这是用云锦织的,比你那件更保暖。”他看着她冻得发红的指尖,忽然有些心疼,“以后不许这样拼命。”
玉瑶接过新衣,忽然想起三百年前,他也是这样,在她化作玉如意挡金箍棒后,连夜让仙匠修补裂痕。她低头笑了:“为了三界,值得。”
***又过了百年,天庭的仙乐变得越来越丰富。玉瑶教出的徒弟遍布三界,有的能弹得牡丹提前绽放,有的能让顽石点头。而她自己,总爱在黄昏时坐在瑶池边,弹些新谱的曲子,张兴东便搬个玉凳坐在旁边听,像最初教她弹泛音时那样。
“昨日东海龙王来谢,说你教的小仙娥弹《潮汐曲》,让海底的珊瑚长得更茂盛了。”张兴东递过块桂花糕,“他还送了串珍珠,说是给你做琴弦的。”
玉瑶接过糕点,忽然指着天边的晚霞:“陛下看,那云彩像不像《广陵散》的调子?”
张兴东望去,只见火烧云翻涌如浪,倒真有几分刚烈的气势。他忽然笑了:“当年你总弹不好那段转调,如今倒能从云彩里看出曲调了。”
玉瑶也笑了,指尖在弦上轻轻一划,筝音清越,引得满池的荷花都微微摇曳。她知道,自己的成就从不是独奏,而是无数次的指点,无数次的陪伴,无数次的懂得。就像这瑶池的流水,映着凌霄殿的明月,也映着他们之间,超越君臣,超越师徒,早已融入血脉的情谊。
后来三界都在传唱,有位玉瑶仙子,用琴弦守护了三界的安宁。她的音乐能平息怒涛,能净化心魔,能治愈病痛,更能让万物生灵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而每当她弹奏时,玉皇大帝总会坐在不远处静静聆听,金冠上的明珠,与她白衣上的月光,交相辉映,成了天庭最美的风景。
水榭的金匾在岁月里愈发温润,就像玉瑶指尖的弦音,穿过百年千年,依然清澈,依然有力量。因为那里面藏着的,不仅是天赋与努力,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份从未言说,却早已刻入骨髓的深情。
喜欢。
第471章 古筝玉瑶在音乐上取得重大成就用自己力量为天庭做出贡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