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牛郎织女鹊桥会[2/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打补丁了……”
     说着,织女从箱子里拿出一堆东西,小心翼翼地包好。这些布料,都是她用天上的“七彩云霞”织的,一针一线,全是心思。
     到了七月初七这天,天还没亮,织女就坐不住了,换了身最漂亮的“藕荷色罗裙”,头上插了几朵“琼花”,对着镜子照了又照。青鸾在旁边帮她梳头发,笑道:“娘娘,您每年都这样,好像第一次见牛郎似的。”
     织女脸颊微红:“去你的,一边去。对了,你帮我看看,脸上有没有‘愁纹?这一年没见,可不能让他看见我老了。”
     青鸾仔细看了看:“没有没有,娘娘还是跟十八似的。走吧,该去桥头等着了,再晚了,牛郎该等急了。”
     织女点点头,提起装礼物的“琉璃箱”,跟着青鸾出了织云殿。刚走到天河岸边,就看见远处密密麻麻的喜鹊,已经把桥搭好了。桥上还站着天兵天将,负责维持秩序——没办法,每年来看热闹的神仙太多,得防止踩踏事件。
     织女站在桥头,朝着河东望去,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她伸着脖子望啊望,望了好一会儿,终于看见一个黑点从东边飞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是牛郎!”织女忍不住喊了出来,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牛郎挑着担子,终于飞到了鹊桥东边。他一眼就看见了站在桥西头的织女,穿着那件藕荷色的裙子,在晨光里美得像一幅画。
     “织女!”牛郎也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哽咽。
     “牛郎!”织女一边喊,一边朝着桥中间跑。
     两边的喜鹊们一看主角来了,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了这对苦命鸳鸯。桥上的天兵天将也自觉往后退了退,给他们留出空间。
     牛郎把担子放在桥上,刚站稳,织女就扑了过来,一把抱住他,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吧嗒吧嗒往下掉:“牛郎,你可来了,我好想你……”
     牛郎也紧紧抱住她,鼻子一酸,眼泪也下来了:“我也想你,织女,这一年过得咋样?织布累不累?”
     “不累,就是想你和孩子。”织女抬起头,擦了擦眼泪,看向筐里的金哥和玉女,“快让娘看看,金哥是不是又长高了?玉女是不是又漂亮了?”
     金哥和玉女早就从筐里爬出来了,扑到织女怀里:“娘!”
     一家人抱在一起,哭哭笑笑,看得旁边的喜鹊和天兵天将都直抹眼泪。有只新来的天兵不懂事,小声问旁边的老兵:“头儿,每年都这样哭,有啥好哭的?不就见一面嘛。”
     老兵白了他一眼:“你懂个啥?这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人家一年才见一面,比‘隔三秋还惨呢!没看见织女娘娘的眼睛都哭肿了吗?小心待会儿她找你麻烦,让你去织云殿扛织布机!”
     新兵吓得赶紧闭上了嘴。
     哭了一会儿,织女才想起正事,拉着牛郎和孩子,走到桥中间稍微宽敞点的地方,坐下说话。
     “来,牛郎,你看我给你织的披风,试试合不合身。”织女打开琉璃箱,拿出那件云锦披风。
     牛郎接过来,穿上一试,不大不小,正合适,布料光滑柔软,还带着淡淡的云彩香。“真好,谢谢织女。”牛郎笑得合不拢嘴,“你看我给你带的,人间的五谷,还有桂花蜜,你尝尝。”
     织女接过五谷和桂花蜜,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像得了宝贝似的:“还是你懂我,天上的东西再好吃,也不如人间的味道。”
     金哥和玉女也赶紧把自己的礼物拿出来:“娘,这是我给你带的忘忧草!”“娘,这是我给你画的画!”
     织女摸着孩子们的头,笑得眼泪又出来了:“好孩子,真乖。看,娘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金哥的避水甲,玉女的五彩头绳,快穿上戴上。”
     孩子们欢天喜地地穿上新衣服,戴上头绳,在桥上跑来跑去。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牛郎织女的“年度唠嗑”时间了。他们坐在鹊桥上,说着这一年的点点滴滴。
     牛郎说:“今年地里收成不错,多亏了隔壁王大爷帮忙,不然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金哥现在能帮我耕地了,就是力气还小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织女说:“我今年织了不少新花样,玉帝还夸我呢。就是想你们想得厉害,有一次织布走神,把‘朝霞锦织成了‘晚霞锦,被王母娘娘说了一顿。”
     牛郎问:“王母娘娘今年还为难你不?”
     织女摇摇头:“还好,可能是看我们一年才见一面,也有点不忍心了吧。不过她还是不让我下凡,说怕坏了天规。”
     “没事,只要每年能见到你,我就知足了。”牛郎握住织女的手,“等孩子们长大了,说不定能想办法让咱们团聚呢。”
     织女点点头,靠在牛郎肩膀上,看着桥下的天河,轻声说:“嗯,我等。”
     牛郎织女在桥上卿卿我我,家长里短,可不知道,天上有多少神仙在偷偷围观呢。
     最显眼的,当然是坐在瑶池边上的王母娘娘。老太太身边围了一群仙女,都是织女的姐姐们,每年这时候,她们都会来陪着老娘“看热闹”。
     大仙女说:“娘,您看七妹跟牛郎,还是那么亲热,真是羡煞旁人啊。”
     王母娘娘“哼”了一声:“亲热啥?一年才见一面,有啥好羡慕的?当初让她别嫁凡人,偏不听,现在知道苦头了吧?”
     话虽这么说,可老太太手里的玉簪子,却轻轻敲着桌子,眼神里也没啥怒气,反而有点……嗯,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旁边的太白金星看在眼里,心里明白:老太太啊,就是嘴硬心软,不然当年也不会只划道天河,没把事儿做绝。
     除了王母娘娘,其他神仙也没闲着。
     月老拄着拐杖,站在云端,一边看一边记笔记:“嗯,牛郎织女感情依旧稳固,看来他们的‘姻缘线还是挺结实的。”
     旁边的“和合二仙”捧着个大元宝,笑嘻嘻地说:“月老,您看今年要不要给他们加点‘姻缘功德?凡间最近离婚率高,全靠他们撑场面呢。”
     月老白了他们一眼:“功德是说加就加的?得按规矩来。不过……他们这一年一见的毅力,确实值得表扬,回去我跟玉帝申请申请。”
     还有“寿星公”,拄着龙头拐杖,眯着眼睛看:“唉,年轻真好啊,谈个恋爱都这么轰轰烈烈。想当年我……”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麻姑”打断了:“行了行了,老爷子,又开始说您那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看鹊桥吧!”
     最有意思的是“弼马温”——哦不,现在应该叫“斗战胜佛”了,不过他还是改不了当年的毛病,喜欢看热闹。他蹲在一朵云彩上,揪着猴毛,跟旁边的“天蓬元帅”(现在是净坛使者)唠嗑:
     “老猪,你看这鹊桥,可真是够结实呢!”
     天蓬元帅擦了擦口水:“可不是嘛,就是不知道这喜鹊肉啥味道……”
     “啪!”孙悟空一棒子敲在他头上:“你个吃货!这是做好事的喜鹊,能乱吃吗?小心玉帝罚你去扫厕所!”
     天蓬元帅赶紧缩了缩脖子:“俺就说说,说说而已……”
     除了这些大佬,还有无数小神仙,躲在各个角落里围观。有的拿出“照妖镜”(升级版的,叫“观天镜”),看得清清楚楚;有的搬来“凌霄宝殿”的椅子,边吃零食边看;还有的偷偷拿出“玉简”,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准备回去发“天庭朋友圈”。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就升到了头顶。按照天规,牛郎织女只能见一面,从早上到中午,时辰一到,必须分开。
     织女看了看天色,心里一紧,拉着牛郎的手,舍不得放开:“牛郎,时间快到了……”
     牛郎也叹了口气,摸了摸织女的头发:“嗯,我知道。织女,你自己在天上,多保重身体,别太累着。”
     “我知道,你也是,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织女把孩子们叫过来,紧紧抱在怀里,“金哥,玉女,听爹爹的话,别惹爹爹生气,知道吗?”
     “知道了,娘。”孩子们听话地点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来,把这个带上。”织女从头上摘下一朵“琼花”,递给金哥,又拿出一块“暖玉”,递给玉女,“这琼花能保佑你们平安,这暖玉冬天戴着不冷。”
     牛郎也把给织女的信塞到她手里:“回去慢慢看,都是些家常话。”
     织女点点头,把信贴身放好。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天鼓”的声音,“咚——咚——咚——”,一共敲了十二下,这是午时的信号,意味着相会时间到了。
     “该走了……”织女的声音带着哭腔。
     牛郎咬了咬牙,把孩子们抱进筐里,对织女说:“织女,别难过,明年这个时候,我还来这儿等你。”
     “嗯,我等你。”织女点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两人互相看着对方,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还是牛郎先开口:“那……我走了?”
     “嗯,走吧。”织女往后退了几步,给牛郎让路。
     牛郎挑起担子,看了织女最后一眼,然后转过身,朝着河东飞去。织女站在桥西头,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云层里,才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旁边的青鸾赶紧扶住她:“娘娘,咱们回去吧,明年还能见到的。”
     织女点点头,一步三回头地朝着织云殿走去。桥上的喜鹊们看着这场景,也都默默叹了口气,开始准备散场。
     张果老在云端喊:“各单位注意,相会结束,准备拆桥!喜鹊们按原路返回,不许逗留,不许乱扔垃圾!”
     于是,喜鹊们又开始分批起飞,从桥上离开,朝着天上地下飞去。刚才还热热闹闹的鹊桥,很快就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天河依旧滚滚流淌,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梦。
     本章根据宋代诗人秦观秦少游的诗词改编,原文如下: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喜欢。
  

第13章 牛郎织女鹊桥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