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六章 常山赵子龙[2/2页]

从黄巾小兵开始 凤凰笔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楚的人纷纷高叫起来。
     “大乾新科状元:颍川——荀或。”
     “好啊,我颍川才子甲天下。”
     听到唱名,人群中有人振臂高呼,仿佛他们高中了一样。
     “文若,恭喜恭喜。”
     人群当中,郭嘉、戏志才、荀攸、钟繇拱手向荀或道喜。
     一听几人的话,周围人纷纷看过来,有人叫道:“状元郎在这里。”
     话音刚落,周围的人纷纷转过头来。
     “哪里,哪里,哪个是状元郎。”
     “身着白色儒袍的就是。”
     “快,大家沾沾状元郎的才气,来年必然高中。”
     “对对,状元郎别跑。”
     周围人群拥挤而来,荀或只来得及发出:“奉孝救我。”就被一众人淹没了。
     郭嘉和戏志才等人对视一眼,不由打了个激灵。
     至于文若如何,哎,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新科榜眼——吴郡顾雍。”
     “榜眼郎在这里。”
     “前面的让开,我要看榜眼郎。”
     新的唱喏出来后,顾雍附近的人群又朝他围去。
     “新科探花——颍川郭嘉。”
     “我大颍川无敌。”
     郭嘉一愣,随后看向戏志才和钟繇直眨眼,意思是大家不要说我在这里。
     戏志才点点头,突然举起郭嘉的手高喊:“新科探花在这里。”
     “探花郎在这里。”
     “探花郎可曾娶妻,小人家中幼女年方十六,知书达理,小人愿奉上万贯家财做小女嫁妆。”
     “好个俊秀探花郎,我家中亦有待字闺女,年方二八,容貌秀丽,若探花郎有意,家中愿奉上千两黄金做嫁妆。”
     “探花郎休急,小人家中亦有……”
     围观的人刚想跑来沾沾探花郎的喜气,就被一众话语给惊呆了。
     秀丽佳人。
     千两黄金。
     这是榜下捉婿啊。
     科举,科举,一旦中举,升官发财娶媳妇。
     不行,来年我也要去科举。
     随着一个个名号被唱响,三百学子可算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榜下捉婿的新闻也登上了最新的《大乾周报》。
     看着报纸上既得名又得利的新科进士,无数在读或是落第的学子充满了羡慕。
     文举落下帷幕,楚歌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让蔡琰成了女官之首。
     只是让楚歌奇怪的是,此次见面,蔡琰没了第一次见面时的大胆,看他两眼就羞答答地低下头去。
     正月二十三日。
     新的一期朝会。
     楚歌道:“北方大雪将化,草原胡人恐有异动,朕明日将北上坐镇太原,朕走后,政事由六部尚书商议处理。”
     “是,陛下。”
     留下贾诩坐镇中枢,监督天下,楚歌带人开始北上。
     火车上。
     楚歌对荀或道:“文若,此战我有意让你在后方督转粮草,不知你意下如何?”
     荀或想不到一上来就被楚歌委以重任,连道:“此战关乎重大,臣怕有负所托。”
     楚歌笑道:“文若之才我心知肚明,区区粮草转运不过大材小用。”
     “陛下谬赞。”
     楚歌道:“军中无戏言,文若可愿替朕分忧?”
     迎上楚歌信任的目光,荀或热意上涌,连拱手道:“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哈哈。”楚歌笑道:“朕之后方无忧矣。”
     安排好荀或,楚歌又看向戏志才:“志才,辽东孤悬于外,兵微将寡,朕有意派徐荣前往增援公孙瓒,命你为参将军师,可愿前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戏志才起身道:“臣愿往。”
     楚歌点头道:“有你坐镇,幽州无虞也。”
     戏志才道:“多谢陛下信任。”
     安排好事务,楚歌看向董卓,笑问道:“仲颖,武举之事进行的如何了?”
     董卓连起身道:“陛下,天下武人和军中将士早已云集太原,等待陛下位临。”
     楚歌道:“时间定在哪一天?”
     董卓道:“二月二。”
     ——
     二月二,龙抬头。
     太原城外。
     旌旗飘扬,鼓声大作。
     武举经过之前的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科目,早已决出了前三百的人员。
     今天是最后的擂台赛,关乎名次,也关乎在陛下面前的印象。
     “陛下万岁。”
     “大乾万岁。”
     校场上,山呼海啸过后,楚歌挥手示意:“开始。”
     一声令下,校场两头各自奔出一匹骏马。
     “来将通名。”
     其中一人边跑边喊。
     “常山赵子龙来也。”
     常山赵子龙?
     楚歌这边刚坐下,还没和身旁吕布聊两句,耳边就传来清朗的声音。
     白马银枪。
     马是照夜玉狮子。
     枪是龙胆亮银枪。
     真是我云哥啊,楚歌不由地起身观看。
     校场上,两马相交,只见赵云使了个巧劲,用枪杆弹飞了对手,对手摔落在地,滚了两圈,却是受伤不重。
     那人起身惭愧道:“多谢手下留情。”
     赵云拱手道:“承认。”
     吕布看了看赵云,又看了看重新坐下的楚歌道:“陛下认得那小将?”
     楚歌摇头道:“未见其人,只闻其名。”
     吕布点头傲然道:“身手不错。”
     楚歌微微一笑,赵云出场即巅峰,你吕布不出,武状元想来是赵云的了。
     有了赵云的惊喜,楚歌开始认真观看,以期找到更多的惊喜。
     “雁门张文远,请赐教。”
     “河间张儁义,请。”
     “东来太史慈。”
     “陈留典韦。”
     “谯县许褚。”
     “河东徐公明。”
     “阳平乐文谦。”
     “泰山于文则。”
     “……”
     张辽、张合、典韦、许褚、徐晃、乐进、于禁,楚歌看得眼花缭乱,就连身旁的吕布有时也专注观看。
     “新科武状元——常山赵云,赵子龙。”
     “新科武榜眼——陈留典韦。”
     “新科武探花——谯县许褚。”
     “……”
     一天比试下来,排名确定。
     有人欢喜,有人不甘心,可大都数人还是觉得不虚此行,一趟武举,让他们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场上比武的就这么厉害,场下坐着的陛下、吕奉先和黄汉升又当如何。
     这天晚上,楚歌照样设宴招待一众武人。
     酒过半酣,一众武人没了拘束,竟然怂恿他这个皇帝下场扳手腕。
     楚歌笑眯眯地推辞不过,然后一顿操作勐如虎,顿时让只听传言的众人彻底心服口服了。
    喜欢。
  

第八十六章 常山赵子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