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教诲(打滚求月票)[1/2页]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没等苍鹰再凌空,前头就有了动静。

 队伍修整完毕,要再次起行。

 十四阿哥四下里看了看,眼见着十三阿哥策马过来,就勒马跟上,往御辂旁边随行。

 御辂中。

 马武正在回话。

 “太子爷没有下马车,直郡王要了茶水去了郡王福晋的马车,四贝勒有些伤风,十三爷带十四爷过去探望,九贝勒过去送姜茶……”

 “十五爷跟十六爷就在九爷的马车旁边,没动地方……”

 “十四爷跟九贝勒不欢而散,去找直郡王说话……”

 “太子爷身边的侍卫明升,去膳房那边打听了消息……”

 太子与几位皇子的动静,都一一禀告了御前。

 康熙挑眉,一个个的,倒是都安稳得很。

 不过就算眼下糊涂,回头也该明白了。

 换做以往,康熙即便发作膳房的人,也会另外寻个由头,将太子撇出去。

 这回没有,即便太子无心之过,可是过就是过。

 马武禀告完,出了御辂,去外头坐了。

 车厢里,只有梁九功在。

 康熙看着他道:“朕都敬着太后,为什么包衣奴才,敢因太子轻慢太后?”

 梁九功觉得额头要冒汗了,讪讪不敢言。

 康熙看在眼里,没了好气,道:“你这奴才,也长了势利眼?”

 梁九功忙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他什么也不想说,可眼见着康熙等他回话的样子,只能硬着头皮,仔细想了想,道:“皇上言传身教,太子爷跟阿哥爷们也个顶个的孝顺,可下头的奴才有私心,故意讨好奉承,也是保不准的……”

 康熙眯着眼。

 下头奴才的私心吗?

 功大莫过于从龙。

 只看前朝,与国同戚的勋贵,多是永乐朝“奉天靖难”的勋贵,开国辅运勋贵凋零大半。

 再看大清,佟家跟赫舍里家能成为皇亲国戚,也是因“从龙之功”几个字……

 *

 太子的车驾中。

 明升单膝跪着,回禀了打听到的消息。

 “挨板子的就是昨晚值夜之人,罪名……挪用太后娘娘食材,大不敬……”

 太子听着,神色肃穆。

 他脑子里想起昨晚的席面。

 有什么金贵的食材?

 海参不是常见的?

 鹿肉在宫里的时候少见,除了贡品入宫平时没有。

 可是北巡路上,这个东西稀罕么?

 就算稀罕,翁牛特郡王送他的那头鹿直接在行在膳房,只晚膳时吃了一盘炙烤鹿肉,不至于一头鹿羔子就没了。

 “仔细说来……”

 太子沉声道。

 “主子叫席,膳房的拜唐阿怕大菜耽搁工夫,主子不高兴,就挪用了太后灶上的备菜,皇上正好早上去定省,陪太后用早膳,才打发人去膳房取底单……”

 明升说着,后背直冒凉风。

 这还真是无妄之灾。

 谁会想到,行在膳房的人这样胆大!

 这传出去,就是孝道有亏。

 那拜唐阿没存好心!

 不过眼下顾不得追究这个,人挨了六十板子,就算是没死,也是废了。

 要找补。

 他是太子心腹,忠心耿耿,少不得道:“主子,等到了驻跸之地,您是不是先去给太后娘娘请罪……”

 太子靠在马车上,嘴巴发苦。

 不请罪还能如何?

 那是太后……

 太子莫名想到了早年情形。

 当年他刚搬到毓庆宫,每年各省督抚贡品入宫,皇父都让毓庆宫先挑,就是怕下头的人怠慢了他。

 等到太子妃嫁入宫中后,才改了这个规矩。

 毓庆宫的贡品,都在乾清宫跟宁寿宫后头择选。

 不是他的错,却是因他一句吩咐而起,皇父这打的不是奴才的屁股,也是他这个太子的脸……

 *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教诲(打滚求月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