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四百章 舍得(打滚求月票)[1/2页]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家四个兄弟,判决天差地别。

 金依仁截留贡品,绞立决已经是轻判。

 他两个同胞兄弟,也都抄家,这是跟着沾边的。

 可金依尧怎么就逃过一劫了?

 革职,留任。

 这都是朝中京堂才有的牌面。

 罪名是实的,能力也是实的。

 等到一年半载或三年两载的,差事做的好了,复职也不是不可能。

 金家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这个待遇?

 金家回京三个月,正经得罪了不少人。

 尤其是之前补缺被顶了的人家,谁没有三门亲戚,这时候也等着“落井下石”。

 结果金家这里有一条漏网之鱼。

 肯定要打听打听。

 然后大家就晓得这位是江宁织造曹寅的连襟、苏州织造李煦的堂妹夫,是曹家在京城请托保全下来的。

 就曹荃先头那四处打听钻营的劲儿,也都在大家眼中。

 打听到曹荃,也就晓得这拜的真佛是哪一个了。

 九爷!

 谁能想到啊?

 金依仁在内务府后阳奉阴违的,九爷居然没计较,还保全了金依尧。

 再往后,就有人提及金依尧的差事,正是九爷手下当用的。

 有了金依仁在前头用人唯亲的对比,九爷的优点就显出来了。

 能者居之。

 唯才是举。

 包衣中的大户人家不做点评,可中下层提及九阿哥,就逆转了口碑。

 九爷居然不小气,大度着呢……

 *

 慎刑司。

 隔着栅栏的金家三兄弟,面面相觑。

 大半个月的牢狱之灾,使得兄弟几个都失了往日意气风发,多了憔悴。

 前半辈子,他们都是长在富贵乡。

 回了京城这权贵云集之地,他们因长兄的缘故,也有一番体面。

 结果富贵如浮云,说散就散了。

 其中金依礼跟金依圣都要流放宁古塔,明日就要出京。

 金依尧这里没有其他罪过,可是也如惊弓之鸟。

 他不是来看兄长们笑话的,而是探问究竟的,眼见着眼前没有旁人,压低了音量,道:“二哥,七哥,这祸事根子在杭州,如此算了结了么?”

 到京城后的太平景象,让他们忘记了离开杭州的仓促。

 可是在监狱里大半个月,往回想,大家就晓得罪不在京城,也不在内务府。

 后头长兄的罪名,确实也是织造任上的罪名。

 金依尧跟长兄差着岁数,又是异母兄弟,对长兄的事情了解的并不多。

 不过他觉得三哥跟七哥晓得的也有数,要不然不会保全性命。

 金依圣摇摇头,灰心道:“不晓得,应该结了吧,一个罪名也不兴罚两回。”

 他年岁跟金依尧相仿,两兄弟也亲近。

 他觉得兄弟之间一个问罪,一个幸免,不单单是弟弟有两门好姻亲的缘故,还因为分家时家产分的少了。

 分家是大哥主持的,自是偏着同胞兄弟。

 金家公中的产业有限,大头都在他们母亲名下。

 生母的嫁妆,分给亲生子,这到哪里都说得过去。

 可是金依礼跟金依圣也晓得自己的跟脚,当年举家到杭州织造府,是借着大学士堂伯的光,才得了肥缺。

 他们的生母,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的千金,就是出身包衣中的寻常人家。

 那些所谓的嫁妆,不过是金家早年在杭州侵占所得。

 皇上要查金家,自然能查得清清楚楚。

 这也是为什么庶房一个也没有牵扯进来的缘故。

 早年分家的时候,他们觉得半辈子无忧,确实也没有了上进之心。

 如今被那份家资拖累,也是罪有应得。

 金依礼看着金依尧,带了恳求道:“我跟你七哥明日就走了,官差这里,还劳烦八弟打点。”

 他年将四十,想得比金依圣还要多些。

 前程这里不想了,可要是遇到大赦,能不能回京,还要靠京城这里斡旋。

 要不然他们这些流犯与家属,得了赦免,也无力回京。

 所以嫉妒与不忿都压下了,只想的是维系关系。

 只看他们之前在慎刑司,外头的几个庶兄弟面都没露,就晓得是指不上的。

 金依尧道:“三哥放心,打点差役的银封已经预备好了,还有厚衣裳也预备齐全……”

 说到这里,他有些黯然道:“大哥已经装殓,停在广惠寺,大嫂跟侄儿们,我也尽力看顾……”

 虽说不是同母,可是他少年丧父,也是长兄抚养,亲事是父辈定的,却是长兄给操办的。

 金依礼道:“辛苦八弟了。”

 金依圣看着金依尧道:“尽力而为,先保全自己个儿,好好当差,立住了再说其他。”

 金依尧点头,带了惶恐。

 对于京城,他生出畏惧。

 明日送完兄嫂出发,他就打算回通州了。

 金家大戏落幕,大家看的意犹未尽。

 对于金依尧这个金八爷也在世人面前留下了初印象,年轻,二十来岁,长得好,做人也算爷们,不避嫌疑,给长兄金依仁棺敛,当了不少东西换银子,给流放的兄嫂侄儿们置办了棉衣。

 内务府这里,自然是第一手消息。

 九阿哥跟曹顺道:“是个明白人,往后你大伯那里应该不用操心了。”

 这个时候不是躲的时候,真要那样名声坏了,往后旁人也不尊重。

 现在这样,不过是抛费几百两银子,全了兄弟情义,才是明智之举。

 随着金家官司揭开,金家分家之事也爆出来。

 《大清律》上写着,分家不论嫡庶、诸子均分。

 金家这里不是长辈住持的分家,而是金依仁这个长兄住持的,家产大头都记在亡母名下,何其不公,这对弟弟们失了友爱。

&nbs

第一千四百章 舍得(打滚求月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