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骨肉[1/2页]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1058章 骨肉(第三更)

 回春墅,宜妃跟恪靖公主俩也正在用膳。

 恪靖公主来了,先去北花园给太后请了安,就来了畅春园。

 宜妃说是打牌,可只是说说,不合适叫人。

 都是公主的庶母,不好做牌搭子,就母女俩说了会儿话,留了饭。

 这边中午的席面上有两道鸭子,一道是烧鸭腿,一道是酸萝卜老鸭汤。

 宜妃是妃位,除了每天猪肉九斤之外,每月有十五盘羊肉,十只鸡鸭。

 她最近有些上火,分例的鸡都换成了鸭子。

 今日两道鸭子,是因为晓得公主过来,叫膳房加的菜。

 园膳房那边知趣,晓得九福晋孝敬这边的食材,除了御前的,还有这位妃主子的,就上了两道鸭子。

 “今天听膳房的人说了才晓得,这鸭子是份例外的……”

 宜妃笑着,跟恪靖公主说了前几日鸭子每天入园子吃蛙卵之事。

 “指了你弟妹,是老九的福气,惯得厉害……”

 恪靖公主笑道:“这样娘娘省心了,这‘祥瑞的名气都传到归化去了。”

 宜妃没有接祥瑞的话,只道:“之前老九身体不好,吃了半年药,原以为孩子要过些年再说,佛祖保佑,竟是顺顺当当的。”

 恪靖公主之前并不信佛,可是嫁到漠北,那边上下信佛,也跟着有些信了。

 听宜妃提及红螺寺,她也跟着心动,道:“还真是好彩头,那回头女儿也去一趟红螺寺。”

 至于移栽竹子就算了。

 人挪活,树挪死。

 京城这样的气候,那竹子都要精心照料才能活;塞北苦寒,还是算了。

 要不然的话,吉兆成了凶兆,这心里膈应。

 宜妃点头道:“去吧,别的还罢,长子还是要早生,早定了汗王世子之位就稳了。”

 恪靖公主笑着点头,却晓得没有什么汗王世子。

 不过没有关系,会有个世袭亲王或郡王的传承,更安生。

 否则的话,就算勉强争得汗王世子之位,也未必能护着儿子到那个位置上。

 额驸想要纳蒙古贵女生继承人,除了拉拢大姓,也是防备着朝廷“去父留子”。

 大清的“抚蒙”也是和亲,这是外藩跟朝廷之间的拉扯。

 等到膳桌撤了,换了茶水上来。

 恪靖公主将人打发出去,低声道:“荣妃母真出不来了?”

 万万没想到,后宫局势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恪靖公主记得清清楚楚,小时候很是羡慕荣宪公主这个姐姐。

 那是真正的皇长女,皇上对她最是关切,是皇女中最得宠的。

 三阿哥那边也是,文武双全的,很得皇父宠爱。

 现在除了荣宪公主之外,荣妃母子竟然都失宠了。

 这叫人不安……

 宜妃想了想,道:“说不准了,反正看着不大好。”

 康熙对后宫看着宽厚,喜新不厌旧,可也只是不厌而已。

 要是真心软,不会直接降位。

 可要是涉及大事,降位怕是还不够。

 如此看来,降位算是恩典过了,可情分应该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恪靖公主拉着宜妃,小声道:“您也要好好的,女儿瞧着汗阿玛这几年脾气大了,不如早年宽和。”

 对儿子也是,说降爵就降爵,说送宗人府就送宗人府。

 嫔妃这里,送归母家的郭贵人,废位的董氏,还有封宫降位的荣嫔。

 史书上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可这一条早先并不适用于大清皇室。

 眼下,却是有些说不好了。

 宜妃拍了拍她的手,道:“瞎操心什么?我守着规矩,会好好的,你也不许再说这样的话,仔细御前带出来,父女生嫌隙,皇上需敬畏,可敬与畏还不同。”

 恪靖公主点头,听了进去。

 宜妃道:“我这里不请客了,是本来也不想折腾,到底在园子里,不比在宫里,女眷往来不方便,你是小辈,不用管那么多,要是想请客,可以张罗起来了,否则挪到这边住不方便。”

 恪靖公主摇头道:“不请了,等回头在这边跟弟妹、嫂子们聚聚就行了。”

 宜妃想了想,道:“也好,去年荣宪公主奉大长公主还朝时,也是只在太后跟前,亲戚应酬里只去了几家皇子府,跟着行事,总不算差。”

 恪靖公主想到了太子妃,才几年时间,如今也到了处境为难的时候。

 “娘娘,明年选秀,真要选东宫侧福晋么?”

 她好奇起来。

 东宫局面,叫人看不懂了。

 宜妃摇头道:“进人指定要进的,不会是侧福晋,那样太子妃太难堪了,等到以后‘母以子贵的时候,再请封还差不多。”

 恪靖公主迟疑了一下,道:“老五的长子,如今入宫读书,这日后……”

 宜妃皱眉道:“老五前几年糊涂,现在也算明白过来了。”

 那是亲孙子,可是宜妃基本没有过问过。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骨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