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汤清流的洛水在檀山脚下汇做一处,又毫不停留的沿着蜿蜒的河道自西向东缓缓流去。远处的檀山,壁立万仞、高耸入云,满目刚毅强劲有力。近处的水流幽幽静静、麟麟波光,一脸迤逦柔情蜜意。这一阳一阴、一刚一柔间,说尽了世间万物的来源,道清了生命运动的规律…阴阳交感而生万物;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长…
羊林枫眼前,红日朦朦,碧水幽幽,檀山峭立复峭立,芳草芊绵复芊绵、杨柳岸暮色漫漫复漫漫…
“洛水,雒水也。两千多年来,它无时无刻不在见证着我们晋人先祖不断创造的文明。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字的始祖。它标志着我们晋人先祖荒蛮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易经系辞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子也曾感叹着说过,“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羊林枫踩着河道里的石头边走边说,
“尺八、笛子,这两种远古的音器,是文明风雅的另一种标志。“伶伦”、这位“黄帝”的乐官,首先用洛水河畔的青青翠竹钻孔研制尺八和笛子的前身,一种三寸九分长的竖吹乐器。其声苍劲空灵、婉转悠扬,奏出的乐曲悲烈凄美、风雅曼妙。”“小主人,您说的“伶伦制笛”是真的吗?”王翎惊奇的问到,“为什么非是洛水的竹子呢?这可有出处?”。
“不信李农就罢了,竞连我也不信了?”,说话间羊林枫弯腰濯了几把脸,起身笑着说到,“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昆豀”即指昆阳的溪水,昆阳隶属豫洲建城郡,处于洛水中游。”
“而更远的记载来自《吕氏春秋》,其曰“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还是小主人懂的多”,王翎眼放华光一脸真诚的赞美完,又坏笑着说到,“小主人说这里是晋文化的发源地,那肯定不止这两个典故了,还有什么呢?”,
“当然不止这两个了,有关洛水的典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比如……”,羊林枫稍一停顿、又精神十足的说到,“比如宓妃…宓妃,是东方木德之帝、伏羲的女儿,她迷醉于洛水的美丽,便投身融进了这段河水,成为了洛水之神。其美貌,曾引得屈原为之倾心,更引得曹植痴痴迷迷。那屈原在《离骚》中说…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洧盘就是我们要去的洧仓的磐河”,
王翎看着衣炔飘飘、引经据典的羊林枫那华彩照人的神姿,心中就特别的温暖。
“曹植在《洛神赋》中是这样夸赞宓妃!他说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摇兮若
第12章 帝国落日(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