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壤来此投亲的穷小子是谁了。
王敦拂不了全族上下老小的一片心意,在王氏府邸应酬到入夜。
虽然觥筹交错,虽然推杯换盏,但王敦却毫无一丝醉意,他感觉别过了虚晃晃的热闹后,内心更为稀寥寂落,正欲独自离去,回驸马府歇息,却不想被王导叫住,说是紫归另备酒菜,于后院小庭之中等他。
长亭风回绕柱,月撩廊影斜移。
此情此景仿佛又回到曾经的年少时光……那时候或郎未娶,奴未嫁;或亲似手足,共谋未来……
而如今,三人对坐,是往事依依的眷恋,是阔别多年的陌生,亦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这场景依稀回到了从前,紫归不多言语,只不停地为两兄弟斟酒,看着他们畅谈理想,笑谈天地。只不过那时人在屋檐下,在狭窄的缝隙中同谋未来时能同心同德,而如今各个位极人臣,权柄滔天,却心中各有所为,所以各有所为。
“墩子,你知道为何这次你功不可没,可陛下偏不嘉奖于你,而是转而酬以全族吗?”王导问道。
“请导哥不吝赐教。”王敦抱拳说道,嘴角微提,似乎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此番‘重朔平州你功不可没。但陛下怨你不畏天威皇权,不顾朝纲礼纪,私自谋动。虽事后功大于过,功掩其过,不再深纠功过。所有人在此次事件中均有嘉奖,唯独对你只字不言奖励,转而嘉奖全族,是对你的一番敲打,让你以此为戒,日后切莫再擅自专权行动,不告朝廷。”
王敦了然一笑,“导哥所言甚是,弟今此记下了。说完,王敦对王导深鞠一躬。
王导铁着脸继续说道,“我知道我所说的道理你都懂,你亦是听不进去的。但且听我一句,陛下此举的深意还在于告诉你我,你我的一举一动系于全族:今你有功全族荣,日后你若有过,也得全族担着……”
王敦敛起了笑容,不发一语,双眼在暗色的夜里显得愈发幽遂……
王导看他此番模样,知道他是听进去了,然后又道,“我亦是乏了,先去歇息,紫归与你再坐坐,絮絮兄妹情吧。”
王导适宜地走了,留下紫归和王敦对坐,却徒留一时间短暂的沉默与尴尬。
紫归为王敦再次斟满酒说道,“如今再不是当初朝廷草创时‘王马共天下的局面,你不在建康的这些年,新进的门阀世家,如谢家、桓家,各个家底渊源厚实……陛下亦退了昨日初登龙椅时的懵懂稚气,如今亦是多方倚重,几方平衡。导哥也是行事艰难。”
“你亦知艰难,那为何当初还把我调出建康,远赴荆州任刺史。我若在朝中,必当助力导哥……”
“你若在朝中,则会祸事不断……你私下狂言陛下怯懦贪安,不敢北伐,甚至说陛下不愿北上夺回传国玉玺,嘲讽陛下为‘白板皇帝,你真当陛下不知……
只不过是陛下宽仁,不予你计较和深究罢了。”紫归夺话而出。
“导哥艰难,不但自己在朝中事事还旋,维护你还要做到方法有度,不着痕迹。”紫归眼着虚空,是在说王导,也是在说自己。
“那么你呢?后宫嫔妃众多,你在宫中可还安好……日子过得是否顺意?”一阵沉默后,王敦开口问道。
“陛下待我极好。这世上没有哪里是安乐净土,小心生活,心有惦念既可。”紫归说着,把眼神定定地移到王敦脸上。
此时言语已无意义,风轻,虫语。
第七十三章 还建康 迎“三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