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陛下,这就是犬子”
太宗皇帝满意的点点头,伸出手指刮了刮他粉嘟嘟的小脸儿,没想到这粉雕玉琢的小东西完全不怕生,笑嘻嘻的抱住太宗皇帝的手指不肯松手,如此一幕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孩子还没有起名吧,我便替你做一回主,就叫龙行如何?将门世代尽忠烈,龙行万里安国城”
“龙行,龙行哈哈哈,好名字,我就替犬子多谢陛下赐名!”
龙海口中反复念叨这个名字,越念越顺口,越念越喜欢,他虽然不是读书之人,但也并不是莽夫,他不会不懂太宗皇帝的意思,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他一样,替皇帝守护住大唐的江山
宴席散去后,龙海在亲自送走了皇帝后又一一送别了所有宾客,今天可以说是他有生以来最高兴,最有面子的一天,即使是当年被册封之时也远没有今日开心,晚间,龙老爷子独自在房中又喝了不少,如此大喜,唯有一饮,方能开怀。
“行儿,你慢点儿跑别摔着!”
“过来,今日先生教你的书都会背了没?”
“小兔崽子!敢顶撞你娘,我打死你!”
日光荏苒如白马过隙,转眼间三年的时光过去了,龙行,当年那个还不会说话走路的瓷娃娃也日渐长大,稍显空旷的国公府因龙行的出生变的不在那么冷清,偌大的府邸内每天都会传出孩子的嬉笑声与龙海的唠叨。
小龙行三岁就已经与其他五六岁的孩子一般高,更是能完整的读下一本书,这让龙海十分欣喜与欣慰,没想到自己老来得的儿子竟有如此天赋,而且更是有太宗皇帝亲自赐下的名讳,这代表了龙行的一生注定不会平凡,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小龙行这些本领自然而然的传到了一些人的耳中,随着龙行的长大,踏门说媒的人也开始络绎不绝。
无数人都看准了小龙行的将来,甚至连一些王爷都找了媒婆来保媒拉纤,想结下这一份姻缘,虽然龙海一生都谦逊做人也不争不抢,但自己儿子这么优秀,难免会生出一些傲气,所以龙海已经完全不考虑普通人家的闺女了。
“老爷,吏部尚书王大人派媒人来提亲了”
“不见!他家闺女我见过一次,长的像猴儿似的,哪能配得上我家龙行?让她滚蛋,就说我儿子太小,等长大了再来吧!”
“老爷,工部的刘大人已经来了三次了,您看”
“看什么看,不见!”
“老爷,那个”
龙海瞬间觉得欲哭无泪,儿子太优秀被这么多人惦记,最终烦的还是他,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一想到这是他自己的儿子,所有烦恼疲倦一扫而空,只剩下了飘飘然
常言道光阴寸金难消受,莫要徒叹白了头,一年一年再一年,又是一个三年,当年的小龙行已经颇有几分翩翩少年的风采,头戴一顶貂皮小帽儿,身着一袭兽毛绒袍,身后还披着件二尺余长的大红披风,鹦哥儿绿的带子扎在腰间,带子上还系着一把不足二尺长的桃木小剑,走近看去,稚嫩的小脸儿上绷着那么一抹故作高深的神色,乌黑的眼珠子永远都透着一股子调皮,腊月寒冬在他的小脸上留下两团腮红,白里透红,好像熟透的苹果,让人有种咬一口的欲望
“少爷,该吃饭了,老爷刚才回来了,我看见老爷脸色不太好,可能是怒气还没消呢,您一会一定要安分一些才是呀~”
国公府本来人就不多,就那么几个下人,这些人每天都要为龙行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生怕这小少爷磕了碰了饿了渴了,毕竟是龙海的独子,可没人敢怠慢,龙行扬起小脑袋望着天边残阳,小脸上划过一丝惆怅,龙海对他的期望便是成为人中龙凤日后官拜朝堂,但他却没这个想法,自从五岁时无意间读了一本记录了高手如何崩山断海的江湖异志,从此之后痴迷江湖之心便一发不可收拾,龙海可是大唐重臣,曾与太宗皇帝称兄道弟的存在,自然不会应允,江路纷争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的闹剧罢了,鬼怪之说也只是世人杜撰出来的而已,也就是因为这个,龙海龙行这对儿父子开始矛盾频生,他们父子二人不愉快,遭殃的可是这群下人,但下人的命数早已注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情
第一卷:谁言将门皆虎子,一心只羡江湖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