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照常的一通拜别礼仪过后,新娘子上了十六人的大轿,尚书府里,正厅喝茶的部分客人纷纷告辞。
      婚礼的酒席正宴摆在了蜀王府,能进去观礼的,即便是吴尚书这边的亲友,大多也会选择移步王府观礼,哪怕没有座位。
      留下的,自然是关系近的,或者身份不够去不了王府的。
      甄菲扫了一眼,尚书夫人持家有道,不足一炷香的时间,正厅已经收拾干净了,其余还热闹的地方,安排的席面座椅差不多刚好容下没有离开的人。
      侍卫在吴家仆婢暗示询问的时候已经回答了不必留座,估摸时间差不多了,一行人径自离开。
      吴尚书刚好送客出门,看到背影,随口询问管家那是谁。
      管家翻了翻册子,说,是牛家三方的亲眷,一直在外从商,此次刚好回京,便特地来送了礼。
      吴尚书回忆了一下,似乎牛家是有这么个人,听说多年前考了秀才,拿了“见官不跪”的身份之后便不肯再考,喜好山水,不喜欢呆在京城里,而且善于经营,工部下属的几个坊跟他家打过些交道,一些模仿竹木的瓷器最远听说卖去了南洋,于是点了点头,没有放在心上。
      蜀王府宾客盈门,除了皇宫出来的人手,外家孟家也出了不少人手,比如清扫庭院的,比如门口迎接客人的。
      或许是难得操持大场面,外加一直有人进门,蜀王府迎客的情况略有混乱。
      甄菲一行人混在大部队里进了门,连事先准备好的拜帖手令都没有用到。
      门房的额头上冒着汗,唯唯诺诺;眼前经过的都是贵人,神色裾傲,他根本来不及、也不敢一一核对人头,勉强能拉住几个抬礼物的从小门走就够忙的了。
      门房忘了,他现在的身份是临时的“蜀王府仆人”,这样的行为不仅失礼,而且损了蜀王的面子。
      甄菲瞟了一眼帝王,虽然神色平稳,估计心里的小本本上已经记了一笔了。
      作为不常在京城里的牛家人,又没有打着牛国公的旗号,他们自然又一次被排在不显眼的角落里——属于事先不确定是否会到场、但又不太重要的人员的那一处,距离正厅较远,刚好能看到新娘子进门。
      茶水和糕点还行,是宫里惯常的味道。
      门外,锣鼓声近了。
      十六抬大轿在王府门口放缓了速度。
      两排仪仗分别站定大门两侧,礼官唱了祝词,轿夫们把轿子抬入门厅,然后减了抬轿的梁木和帷帐,换成八人抬进正门。
      入门后,准王妃被扶出来了,珠翠团冠,鬓角是仿四时绢花,销金大袖,下裙是暗纹红罗缎,珠帘遮脸,隐约可见仪容端正。
      蜀王笑容满面的迎接了准王妃。
      新人拜了天地,又朝南遥拜了帝王,对拜之后便是迎入新房了。
      音乐声没有停,但隐约有些声响不那么和谐。
      很快,一个打扮平常、面容平常的的弯腰出现在一侧,告诉帝王:新人都没事,只是新房门楣上挂着扎成花球的彩帛,理应在新郎进门的时候被扯碎纳吉的,结果没有扯干净,有半个没散掉的花球

玩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