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吴尚书府。
      吴家小姐的姐妹们已经陪伴在闺房。
      蜀王不亲自上门迎接的消息已经提前收到了,这让吴小姐有些泄气
      不少姐妹挺想看看蜀王模样的,所以原本约了过来送亲添妆的要比想象的多了不少,一屋子挤得满当当,看着就热闹。
      外面传闻,蜀王文质彬彬,疏朗俊秀;但也有说,蜀王文弱,不适合长时间地骑马行动。
      一般新郎“亲迎”的时候,基本要绕半城,京城尤其广大,哪怕绕四分之一都要费好多时间,更别提迎亲的时候,需要一路放鞭炮、撒银钱,诸多百姓挤在道旁,行进的速度就更慢了。
      天气渐热了,哪怕半个时辰的骑马也是不小的体力活。
      “姐夫怎么不亲自过来呀!”小姐妹们似真似假地挤兑。
      面对小姐妹们的疑问,吴小姐端起温婉可人的微笑,“礼部安排”一句话婉转带过。
      虽然新郎不亲自上门,但拿到大婚当日的行程之后,吴小姐并无不满。
      作为正宾和仪赞的分别是二品和从三品的官员,平日里交际的时候,连父亲本人都需要正好衣冠、亲自往大门迎接,今天作为迎亲人上门了,她如何能嫌弃正宾和仪赞品级太低?
      大皇子刚刚受封,手中没有实权,说到底,远远比不上二品的正堂官员。
      比起仅有爵位的蜀王,正宾的存在更能提升婚仪的规格。
      吴小姐听父亲讲起过,当今陛下在蜀王的年龄,已经登基了,在那之前也已经听政许久;而蜀王,则还在读书,大学士的评语是“有心向学”。
      若是贫家子弟,有心向学自然是好事,可对于天生就有无数饱学之士可供挑选为师的皇家,仅仅是“有心”就够了吗?
      前朝将军曾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之说;聪明的吴小姐也能就此推断大学时的言下之意,“有心向学,然其资质或毅力,本学士无力回天”。
      聘礼往来的时候,吴小姐会跟母亲哭泣“乐不思蜀”的毫无期待,但作为嫡次女,下面还有一个只小了一岁的亲弟弟,她的哭从来不是无的放矢。
      未央宫。
      大太监拉长了声音宣告,蜀王前来拜别。
      作为曾经的大皇子,宫内见到的时候多半是轻巧简便的皇子服,第一次穿如此正式且华丽的玄色衣着,带上繁复的玉冠,尽管身形瘦弱,跟上首的帝王意外地有些气质相似。
      四妃肃容,侍立在侧。
      拜别之时,帝王看着长子的目光,深沉而复杂。
      无论他之前做了什么,又有多少不靠谱,这都是第一个娶妻的儿子,已经正式宣告成人的儿子。
      这一天的吉时比较早,仪赞卡着时间宣读了辞藻华美的文辞,代表传统中皇家对于儿子的期待,蜀王叩首还礼。
      私下的嘱咐时间里,帝王没有多说

出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