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4章 老婆子准备开个除棉籽的小作坊[2/2页]

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 麦苗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花机售卖吗。”
     “哈哈,当然可以,这原本就是你们家的东西。”林县令禁不住抚须朗笑。
     接下来,县令大人问过几人所在的村镇,交代王县丞待会儿召集一批木匠过来,就让三人退下了。
     见老娘三人完好无损从县衙出来,等在衙门外的林老虎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几人赶着牛车,飞快离开衙门所在的这条街。
     在衙门耗时这么久,现在已经到了辰时末。
     四人凌晨起身,紧赶慢赶到现在才把事儿给办妥当,水米未进的情况下,四人皆饥肠辘辘。
     县城里各种商铺林立,食肆更是不在少数。
     几人略去一瞅就价格不菲的酒楼酒肆,挑着干净的食铺,选择了一家卖馄饨的小店,走了进去。
     馄饨八文一碗,骨头熬煮的汤十分的香浓,馄饨浮在汤里,晶莹剔透的能看到里面的肉馅。
     汤里还点缀着鸡蛋丝,小虾米,还有碧色的葱花洒在上面。
     一口馄饨下去,感觉肚里更饿了几分,再喝一口馄饨汤,鲜香诱人,直让人恨不能把舌头都咽下去。
     几人吃过馄饨,梁青娥结饭钱的时候,林老虎一旁看着,心疼的直抽抽。
     四个人一顿饭直吃出去三十多个铜子,拿这些铜子换成肉和面粉,足够他们一家上下敞开肚皮吃一顿纯白面的饺子了。
     走出馄饨摊,在林老虎的催促下,几人从屠宰场买了捆皮子,匆匆就往回赶。
     三十里地路程,回程时走走歇歇,大黄又吃过一回草,饮过几次水,直到未时末,几人才回到村里。
     村口照旧有扯闲篇的村民们,汉子们或编背篓,或编藤筐,妇人们或纳鞋底,或揪棉籽,在村口的一行槐树下,聊的好不热闹。
     瞅见梁青娥几人乘牛车回来,纷纷开口打招呼,言语中多是打探梁青娥家里还有啥活计要干没有。
     梁青娥笑笑,心念一动,笑着道:“暂时没有呢,不过过两天可能会招个会些木匠活的汉子,帮着阿耀打下手。”
     “二婶子,你说明白些,你家招会木匠活的汉子干啥。”
     迎着村民们探究的视线,林耀挺直脊背,微微笑了笑。
     梁青娥随意道:“这孩子手巧,和乐宝琢磨着造了台能除棉籽的机子出来,老婆子我打算让他再造几台,开个除棉籽的小作坊呢。”
     “啥除棉籽的机子。”揪棉籽揪的手疼的几个妇人忙不迭开口问道。
     “是轧花机,棉花往机子里一过,棉籽就剥出来了,省事的很,老婆子我决定后儿一早开张,每十斤棉花剥出来,就两个铜子吧。”
     梁青娥笑眯眯说完,又接着道:“作坊开业那日,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大家伙愿意把轧除的棉籽留下,则可免除三斤的棉花。”
     村民们顿时来了兴趣,有人想到自家的亲戚,忙跟着问道:“那外村人当天来轧棉花,给不给免除银钱。”
    喜欢。
  

第454章 老婆子准备开个除棉籽的小作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