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0章 无敌战象[1/2页]

南明副榜举人 东方寡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在黎平前线今日黔东南,在大败阿哈尼堪之后,各县纷纷来投,黎平知府郭承芬对前来拜见的知县一一进行考核,对贪污顽劣或名声不太好的则予以淘汰。
      看着这些前来拜见的知县,郭承芬指着前面这一摞报纸道:“各位,大家可都曾经听说了大人新政,大人新政是什么?这里有新政概要,讲得就是如何推行新政。
      还有,这里有200多份报纸,很多就是刊登新政成绩的。你们可以研究一下,还有,每天都会发大众期刊,大家要多多看看。
      十天之后王府会派来一个新政督察小组进行培训,到时候各县知县、县丞、户房、吏房、刑房书办前来学习三天时间,然后各县建立推行小组,以推行新政。
      各位,新政推行成功,经过验收之后好处大家也知道。
      只要新政推行验收合格,知府知县等各地正堂官员每年能在现有俸禄基础上多获得1倍的生活补助1倍的公务开支。
      县丞、主薄、典吏等佐贰官员能够获得比俸禄多05倍的生活补助,能获得05倍的公务开支啊。”
      听到这样多好处,一众官吏眉飞色舞,有的表示忧郁道:“知府大人,完全按照朝廷额定标准征收,不收火耗不乱摊派,这样收上来的税赋够吗?”
      郭承芬摇摇头,表示反对道:“刘知县,你过去也只是一方举人,当知道我朝弊政。
      我们地方上过去报上去的土地人口数量严重名不副实啊,很多土地人口还是洪武年间数字,这怎么行呢?
      还有,洪武年间建立了2个卫所,不论是土匪入侵还是鞑子入侵都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啊。
      这些卫所都要该设州县,委任官员,如此也能够增加很多土地人口啊。
      最重要的是商赋,为什么集市上那些地痞无赖富得流油,主要是每天赶集的时候代官府征收商赋,一场下来七两八两银子总有的,既然如此官府为何放着这样大的油水不赚?
      大家想想,即便我们这里不像江南那样富庶,但每个县总有四五个集市,一年下来也能收到多少商赋呢?
      还有矿赋,在云南听说银矿赋过去每年也就10万两,现在半年时间不到就超过20万两啊。
      各位,大家可能听说过议会吧,在新政执行验收后,征收上来的税赋2成归县里,1成归府上。
      大家好好做,就像一些人说那样,这新政比张泰岳的考成法更严厉,考成法只是要求每年上报成绩,而若是新政推行不好,到时候大家头上的乌纱帽会被上面,会被地方议会摘掉的啊”。
      一听到乌纱帽,一些官吏叹息不已,而另一些人则连连称是。
      而与此同时,李定国等人则对当地卫所重新整顿。
      小小的黎平府有一个铜鼓卫、一个五开卫,主要防备苗族叛乱,按照国公府训令,两个卫所各改为一个县。
      建立一个守备营,以保护地方安宁。
      义勇军到达地方之后,勒令卫所将领限期退还强占卫所田地,补偿官府的损失
      所归还土地全部分给下面军户与普通民众。
      这虽然引起那些过去卫所军官不满,这些人世袭卫所军官,在地方上为威作福惯了,当然不愿意丧失往日权势。
      但下面的兵则完全不一样,身强力壮武艺高超的当然愿意应征入伍,若加入野战军,每月光军饷就足足1两5钱银子,即便没有成为野战军,如果成为守备部队,每月也有一两银子,可比干卫所军户强。
      那些有本事的军户这样想,很多老实巴交军户更是如此,大家过去种田受到卫所军官盘剥,比起普通农户还不如。
      现在可好了,卫所土地全部改为民田,税赋不过良田每亩6升稻谷,旱地不过每亩6升小麦,虽然那比起普通农户要高。
      但卫所土地大多数地势平坦,旱涝保收,地里的粮食收成高。
      卫所实在糜烂不堪,现在又没有世袭的身份再想造反应着甚少。
      在云南、在贵州杨轩强势镇压了两个造反卫指挥使之后,夷灭其三族,尽收其钱财之后,自那以后没有那个再敢造反了。
      李定国最初干得颇有兴趣,这不但与义军所做的差不多,而且做得更加彻底,完全以恢复朝廷纲纪为口号,做的正面堂皇。
      如此做了半个月,这天探马军报,遭到重创之后,清军尚书阿哈尼堪退守靖州后正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反扑呢。
      收到进军命令之后,李定国找来参将杨威、窦民望、都司王国玺等人商议。
      如今第12镇早已经达到乙种镇编制。
      包括镇部、1个协与1个步兵团,1个护卫营两个骑兵大队、2个警卫大队、2个2斤炮大队,2个辎重营,1个补充营,1个野战分院。
      决定留下都司王国玺率领补充营、辎重营驻防黎平、都匀两地,而李定国、杨威则率领主力杀向靖州。
      看着身边数千人马,李定国感概万千,对旁边的游击杨威说道:“杨参将啊,你感觉没有感觉现在义勇军与大西军有什么不同?”
      杨威也是大西军出身,后来兵败被俘转投义勇军,两人有一定渊源,这几个月相处甚为融洽。
      现在听李定国说起,笑道:“都指挥使啊,这不同多了呢?我们第12镇现在还只是乙种镇的编制,如今有步兵3个团,再加上互为营、炮兵,过去数万义军也不能达到如此声势。
      你看看,一个个身强力壮,训练精良,一个个铠甲鲜明,就这气势,过去老万岁的亲军也没有啊”
      我们大家都有俸禄了,一年下来一个兵丁有二十来两银子两纹银,比在地主家干长工赚的还要多。
      当然也有烦心事,比如军中出现一些人喜欢嫖娼,这在过去可不会有的啊。”
      李定国笑道:“是啊,嫖娼,王爷对大家太好了。
      我们过去干义军的时候谁有军饷俸禄?
      现在军饷俸禄比起明军这些招募兵马还多,还有这样奖励那样奖励。
      我看啊大家每年多寄点银子回家才是正事。
      列兵每年都有近20两银子,如此不但可以保证一家老少的温饱,而且寄回去的钱财还可以卖土地,找人进行耕种啊。
      现在土地荒废的较多,5两纹银在哪里买不来一亩上好的水田,这样即使将来天下太平解甲归田了如此那个不能有几十亩土地啊?”
      杨威笑道:“是啊,过去我们也一直要求兵丁这样做,大家也曾经恳求王爷直接下命令。
      王爷认为情况复杂,有的是孤儿,有的家乡在外地,有的父母沾上不良习气,就采用了自愿原则。
     &

第330章 无敌战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