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寻找剩下的六箱资料和那些孩子的线索,何小欢查阅了无数的资料,她觉得她在这件事上下的功夫,远比自己毕业时写论文耗费的时间要多。
所幸,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在一条江滨市的地方新闻中,查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在江滨市新修市志编写的新闻中,提到了一位老人。
他叫张大根,曾经被侵华日军抓走,充当人体试验的“试验品”。而现在,他已经是唯一在世的人体试验受害者了。
何小欢顺着张大根的名字,继续搜索,终于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信息。
在一家小报的采访中,张大根明确的说,他并不是被抓进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而是一个从来没有见于公众视野的名字,叫“支那风俗研究所”的地方。
然而,何小欢查询“支那风俗研究所”,却没有任何信息。
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江滨市,寻找这位老人了。
尽管天气已经开始回暖,但是在北国省份,依然是冷风凛冽。
庞家声的腿,在天气比较温和的时候,还能起来走走,但是火车运行到了北国,他就只能完全坐在电动轮椅上了。
何小欢发现他一直在手中摆弄着一个桃木剑。看得出来,庞家声很紧张。
“庞先生,这个桃木剑是?”
“这个啊,是我当年寻访的一位道士送我的,辟邪消灾。”
何小欢想起来了,庞家声为阿甘办的仪式上,也是请了几位道士作法。
这时,报站的声音响起。
“列车前方到站,江滨站,江滨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
一出车站,刺骨的寒风一击就将何小欢的衣服全部打穿。在这里,无论你穿多少,都不嫌厚。
他赶紧拦了一辆车,帮助庞家声收好轮椅,坐上出租车,开往那个名叫张家堡的小村庄。
这个时候的村庄,行人稀少。年轻人多数已经早早的回城里打工,还留在村里的多数都是老弱病残。
一条长长的土路,通向远处稀疏的一片平房,两边土地上覆盖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很久都没有人经过。
汽车在路上十分颠簸,司机操着一口东北话,不停的抱怨路况太差,路太远耽误工夫,直到何小欢同意加钱,才终于满意的闭嘴。
出租司机将何小欢和庞家声放在了村口,村里不时的发出零星的鞭炮声。
何小欢拦住了一个路过的大爷,“大爷,请问,张大根家在哪?”
大爷疑惑的打量着何小欢和庞家声,何小欢明白,自己和庞家声的穿着打扮,可能不像是本地人。
“你们来随份子啊?往那边走,有个黑漆大门那院,就是。”
大爷没等何小欢说谢谢,就径直走开了。
而何小欢也没闹明白,为啥要随份子。直到她推着庞家声来到那家黑漆大门的院门口,才明白大爷的意思。
白事,这一天,是张大根的头七。
现在的北方农村,已经很少再有那么郑
第79章 一位受害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