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拍了两下,示意布劳希奇与哈尔德两人将注意力集中到地图上来。
“我的元帅阁下,现在目前的局势对我们来说很糟。不过这是相对于去年后半年我们取得的成功来说的。说实话,我对于目前的局势很满意。”
任海济的话让布劳希奇轻轻笑了出来,哈尔德依然板着脸看着画满各种箭头与线条的地图。
“不过……还没有到放松的时候,我的元帅。”任海济说着用教鞭再次狠狠敲了敲地图,“我不会改变‘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分三路出击是击败苏联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我要的是彻底摧毁苏维埃政权,而不是在取得一定胜利后的和谈。这个前提条件你们要明白。所以我要扩军!扩军!继续扩军,从军事上彻底击败苏联人。”
“当然,我明白。我的元首。”
教鞭轻轻敲打着空闲的左手,任海济挑起一侧眉毛,用略带嘲讽的眼神看着布劳希奇道:“我的元帅阁下,你真的明白?”
“是的,我的元首。”布劳希奇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斯摩棱斯克道,“我的元首,您的意思是继续以‘巴巴罗萨计划为主体,但莫斯科将不再是第一目标。我们将用一场常规战争来击败苏联。”
“是的,布劳希奇阁下。”任海济的脸上浮出了犹如恶作剧般的微笑,“你说的和我想的一样。”
“但是……我的元首……”一直没有说话的哈尔德也走到地图前,盯着地图看了半天后突然道,“苏军的冬季反攻已经证明他们的士兵素质远比我们所想的要高。假设他们的工业在之后的日子里恢复至战前水平——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到那时国防军将面临一场最残酷、最血腥的战斗。我们将有数十万,数百万的士兵为此流尽鲜血。”
“如果真会这样……”任海济的话停了停,他低下头仿佛是在沉思。片刻后任海济抬起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然而望着布劳希奇与哈尔德两人的双眼中却闪烁着足以令人窒息的寒光,“真到了那时候……那么我们就一起去死吧!”
任海济的话让布劳希奇不由打了个寒颤,他下意识将右手按在胸口。数秒后他又用右手拉了拉领口。扭头看了看身边依然面无表情的哈尔德后,布劳希奇咳嗽两声道:“我的元首……”
“哈~哈~说笑而已。说笑而已。”任海济摆了摆手,示意布劳希奇无需在意自己刚才的话,“哈尔德阁下,你的话不无道理。但是这个假设的前提是苏联人在改变,而我们德国人却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你认为这可能吗?”
“是我考虑不周,我的元首。”哈尔德很干脆得回答道。
“不,你做得很好。你和布劳希奇阁下一样,做得都很好。不在其位,不行其职。我很高兴你们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军事行动上。而不像那些家伙把手伸得太长了……好了,不谈这些了。先说说我对于之后战略的想法。”任海济说着再次举起教鞭,指着墙上的地图道,“中央集团军群已经依照计划放弃了斯摩棱斯克这个突出部。南方集团军群也已经依照计划安全退守至基辅,将乌克兰的一半土地让给了苏联人。北方集团军群则已退回波罗的海三国,放弃了对列宁格勒的围攻……整条战线几乎是成45°角横穿过苏联土地。哈哈,这可是最坏的状态啊!”
“我的元首!”布劳希奇几乎是低声吼了出来。
长期的交往让布劳希奇早就习惯了任海济的说话风格。在布劳希奇心中,这个年轻的元首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总喜欢在交谈中突然插入两句疯言疯语。不过即便是满嘴疯言疯语,对于整体局势他依然比任何人看得都清楚。
“布劳希奇阁下。如果你是苏军指挥官,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向哪里发起攻击?”
“嗯……”布劳希奇看着地图试探着回答道,“三个方向都有可能。我的元首。”他指着地图道:“在南面,如果夺回基辅,就意味着距离夺回乌克兰这个欧洲粮仓的日子不远了。在中路,靠着因为夺回斯摩棱斯克,而高涨的士气顺势夺回明斯克的可能性也很高。至于北面……列宁格勒的包围网已经打破,面对我们后撤的北方集团军群,苏军很可能趁势追击,一举攻入波罗的海三国。然后依仗着波罗的海三国完善的交通快速杀入东普鲁士。我的元首,恕我直言。目前的局势很危险。”
“说得没错。不过……苏联人的行动真得会向你想的那样快速吗?”任海济举起教鞭指着地图,“最南面看似最危险,其实也最安全。乌克兰广阔的平原不适合防守是事实。但这对我们,对苏军来说都一样。更何况那里还有曼施坦因将军的第2独立装甲军在,想要击败独立行动的曼施坦因将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苏军在后撤时实行的焦土政策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是一个麻烦。”
任海济的话让布劳希奇低声笑了出来。他想起了这个元首在乌克兰大面积焚烧麦田,为苏联人的焦土政策火上浇油的行为。
“至于中路,放弃斯摩棱斯克实在是不得已。这个地方已经成了突出部,为了中央集团军群不会遭到苏军合围,后撤是必须的。不过因为之前‘瓦露基利的行动,中央集团军群已经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从斯摩棱斯克撤退的部队可不像之前那样没有任何防线可守。苏军如果想从中央突破,他们不仅要面对战斗力最强的中央集团军群,还必须攻克数道坚固的防线。对于刚刚经历了冬季反攻,武器、弹药、补给都极度消耗的苏军来说,想从中路突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九十八章 “巴巴罗萨”继续(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