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7章 古格银眼[1/2页]

相宝 炎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太来竟然带回来两尊古格银眼佛像!
      还有一幅,被李林灿和张博驹老爷子认定为卫藏地区画派勉唐画派大师洛札丹增诺布亲手制作的唐卡!
      嘿嘿,卢灿拿着电话,笑得合不拢嘴啊!
      “恭喜卢少,又收到好东西!”刚才李林灿在电话中声音很大,得清清楚楚,黄浩东很凑趣,笑着探问。
      卢灿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点点头。
      稀罕东西!三件都是!这个赵太来,还真是没枉费自己的一番苦心。
      他一定开启了位于英国伦敦的密室,这才有三件藏区文物的出现。
      之所以如此推论,还真不是因为上辈子听过,而是依照藏区和回疆地区文物的流失特性,所推理出来的。
      藏区和回疆的文物,绝大多数都流入欧洲人的口袋中。
      清末民国年间,活跃在藏区及回疆的文物大盗,最知名的有这些: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东瀛的橘瑞超、吉川小一郎。
      这里要再说一位偷盗藏区文物的英国人麦克活斯扬。
      麦克活斯扬出生于剑桥郡,一位冒险家兼“考古学家”,1905年,他慕名来到印度探险,当时的探险方式大多数都是“沿着河流往上走”水源是人群居住的必要条件。
      1911年,他带领六位探险成员,在四名印度兵护卫下,沿着象泉河上溯,来到了藏西地区。在这里,他们发现一座庞大的古城废墟!
      这里有恢宏的寺庙、雄健的宫殿群、规划整齐的沟壑交通,庞大无比的城市建筑,而如此巨大的城市,仅仅有六户人家居住。
      这,就是曾经纵横藏西北七百年的古格王朝旧址。
      简单说两句古格王朝的来龙去脉。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古格王朝的建立大概从九世纪开始。
      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被刺杀后,吐蕃王朝崩溃,藏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混战。他的重孙吉德尼玛衮战败后逃到阿里地区,迎娶了阿里地区土王扎西赞的女儿。
      吉德尼玛衮就继承了岳父的王位,成为阿里地区的藏民首领,真正建立古格王朝的则是吉德尼玛衮最小的儿子分封到象雄的德祖衮。
      德祖衮吞并了两个哥哥的领地,又一统藏西北地区,建都札不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十八公里的象泉河南岸,成为即象雄王朝、吐蕃王朝之后,藏区最大的王朝势力之一。
      古格王朝雄踞藏西,立国七百年,堪称藏区佛教文化的“标本”!
      古格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各类佛经数百部,得佛教之益,王朝历经数百年不衰。十一世纪中叶,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
      古格在藏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藏北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藏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战争灭亡说,瘟疫说,环境变化说,不一而足,没有定论。
      麦克活斯扬一行人抵达这里后,犹如掉入米缸的老鼠。
      这里有大量的各色金铜佛像阿里地区盛产金银有许多精美的壁画,还有很多堆积在仓库中无人问津的经书、唐卡等等。
      他们一行,支付给当地住户每家十个大洋后,开始疯狂盗取。
      花费两年多时间,沿着象泉河,用简陋的竹筏和马车,整整运输了二十多趟各色文物,到最后,他的同伴都不愿再去嫌累。
      其窃取的数量,至今也无法统计。
      如此的文物巨盗,竟然在后世的历史中籍籍无名,没有遭到丝毫谴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麦克活斯扬非常低调从印度将这批文物运回英国后,并没有如同因斯坦那样献给博物馆,而是自己私藏起来,或者偷偷运到交易市场售卖。
      此后三十年,古格王朝的物品遭受到从印度入境的欧洲人大量盗取。
      因此,卢灿一听说是古格银眼佛像,立即想到当年的麦克活斯扬。
      玛丽亚是英国知名律师,又很有钱,完全有可能买到这些被运回英国的古格王朝文物。
      再来说说古格银眼。
      古格银眼,其实就是古格王朝所留存的“银眼佛像”。
      这种佛像非常有特色,用白银镶嵌铜像的眼睛,使佛像的眸子看起来就仿佛有了生命。因为极少流传于世,所以尤为珍奇,长期以来,无人知晓其究竟为何物。
      张博驹、李林灿几位老爷子,也是根据历史传说的特征进行推断,认为赵太来从英国运回来的两尊佛造像为“古格银眼”,他们也没有非常确定的把握。
   &nb

第477章 古格银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