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7章 搜刮成性[1/2页]

相宝 炎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套日版万寿票邮票出现过。
      九二年,大阪邮币藏家有田久美曾经京城举行的世界邮票展上,出示一套日版万寿票,引起极大争议。此后,她手中的那套日版万寿票,再无音讯。
      那一套,就是从津门邮政总局淘换走的,不出意外,就是自己手中的这套。
      卢灿咧咧嘴,低头暗笑。
      心中得意,可他的手没停歇,不一会,又挑出小龙邮票九套。
      小龙邮票是大龙邮票的后继者,同样是普票,因此,两者的图案、布局大体相仿,但也有区别。譬如大龙邮票中心云龙图三种面值各不相同,小龙邮票则三种面值都采用同一个母模。从全张组成上看,大龙全张不分格,由二十五个或二十个子模拼成阔边三分票例外,仅十五枚而小龙邮票分为左右两格各二十枚,全版共四十枚。
      相较大龙票的色彩单一,小龙票在颜色上堪称绚丽。一分银有正绿色、明绿色、暗绿色和深绿色三分银有紫色、淡紫色和玫紫色五分银有橄黄色、蛋黄色和黄色。
      这里的小龙票数量不少,各种面值的零碎单张和整版,加起来足有三千枚。可惜,后世非常受追捧的玫紫三分银、橄榄黄五分银缺失,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清代邮票中,最多的是欠资邮票。
      为什么呢?
      呵呵,欠资邮票嘛,需要收件人付钱的那种。也就是说邮政机构不能现场收款,这种生意谁喜欢做?
      因此,这一展柜的箱格子中,竟然还有两纸箱整版的欠资邮票!
      清代欠资邮票,在后世也不算值钱的东西。
      卢灿不嫌弃,他是为博物馆充实品类,这类欠资邮票,很有时代特点。
      蟠龙欠资票,全套六枚,挑出品相好的,弄了十五版一九零四年正式发行的蓝欠资,是清代面值最多的邮票,全套一共有八种面值,他又挑拣出贰拾版。
      欠资邮票中,也有高价值的,那就是一九一一年未发行的“棕欠资”三分银到五分银。之所以值钱,因为这些币值的欠资邮票,未曾正式发行,清朝就倒台了!
      棕欠资这里很全,全套六枚一样不缺,卢灿又整理出十四版。至于那些散碎的单票和方联票,留给津门邮政总局做个念想吧。全淘弄走了,不合适。
      还有一种邮票,也要比大龙邮票值钱,很具有收藏价值,那就是宣统纪念票。
      一九零九年,溥仪继位,年号宣统。清邮传部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于当年九月八日宣统元年七月二十四日发行了一套“宣统纪念邮票”。
      全套枚数共三枚,面值分为二分、三分、七分三种。邮票颜色为:二分的绿与橘黄三分的蓝与橘黄七分的紫与橘黄。印制数量一共为:二分的两百万枚,三分、七分的各一百万枚。
      别看数量巨大,可是,发行的时间短其从发行至停售仅一年多!
      剩余未曾销售的邮票,在两三年后被统一销毁。这也是清代第二种纪念邮票价值高昂的原因。
      津门邮政应该也执行了销毁命令,这种邮票的存量并不多,仅有九版,各种面值的加在一起,不到五百枚,颜色还不齐全。
      做人要厚道!卢灿只挑选了二百枚,勉强将六色全部凑齐,紫色七分银仅有一张。
      至于留给津门邮政总局的,呵呵,肯定不齐了!
      还有意外收获,卢灿从箱子底部,掏弄出两套清代明信片!
      发行于1896年,为竖长方型,左上角印有“大清邮政”字样,蟠龙和万年青图案,一套三张。第一张背面为彩绘木版套印的京剧大花脸关羽像第二张为昆曲中的闺门旦形象,卢灿对昆曲不熟,看着有些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第三张的扮相,为黑脸包公,看装束不类京剧,不知是不是梆子戏中的角色。
      好东西!
      弯腰挑拣的时间有些久,卢灿撑着腰,支起身子,对唐涵笑呵呵说道,“唐局,这些邮票我都要了,您让会计过来统计结账。就按市场价吧,他们应该有价格的吧。”
      唐涵早就看呆了!
      这香江小家伙,一个小时时间,将库存的清代邮票,扫走了三分之一。七十多个大版,两百多套票,还有一些方联和孤票,这不下于伍仟枚啊!
      这些邮票可不能按照币值出售的!可不是之前他买的那六十七个整版的红猴票!
      哈哈!津门邮政,真的发财了!
      这一刻,他真的将卢灿当成财神,忙不迭的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转身朝那位库管吼道,“老牛头,傻站着干嘛?去叫秦会计。对了,还有邦彦书记,也把他请下来!”
      他总算还有些理智,没一个人决策卖这些邮票,拉了个同生共死的,以后大家一起背骂名。
      周宾夕也没想到卢灿的胃口这么大,吃惊的看了卢灿一眼,随即又瞟瞟那位兴奋中的局长,主动站起身来,“唐局,我去叫吧,老胡怕是说不明白。”
      聪明人啊!他这是要抽身!
      这桩交易,以及接下来的交易,在后世被称为“津门邮史大劫难”!
      严重到什么程度?
      内陆的邮市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一共掀起了四次高峰。第一次集邮热潮即将开始,即从八三年下半年到八五年的顶峰,国内邮市出奇的火爆。
      也因此诞生了一批邮票收藏兼研究的专家学者。
      这些专家想要研究中国邮票发展脉络,不得不去香江虎园博物馆中华邮票展厅!
      津门邮政文史馆在筹建之前,津门邮政当时的总局长,不得不央请与卢灿关系良好的周宾夕,前往卢家,请求回购部分邮票!
      虎园博物馆捐献各类邮票一千三百张。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筹建全国邮票博物馆,样票断代严重。不得已,国家高层领导给卢家家主卢灿去电,商谈回购部分历史邮票。
      卢灿再度以虎园博物馆的名义,捐赠各类邮票一百多

第377章 搜刮成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