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2章 帛书故事[2/2页]

相宝 炎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生被美国佬强骗走的!”卢灿语气有些遗憾还有愤慨。
      “骗走的?”“怎么会被骗?这么好的东西!“是个猪啊,怎么会被骗?”
      一片议论之声。
      卢灿苦笑摇头,那个时代,骗你已经是文明行为,抢你的才是正常行为!
      他所说的那份帛书,比这份更有价值,那是战国中晚期楚国的神学、玄学、天的综合代表作“图文并茂”的楚时令帛书画,又叫楚帛书。
      “阿灿,说说呗,怎么被骗的?”郑光荣率先问起来。
      卢灿摇摇头,这件事双方当事人都已去世,而且上辈子,他和蔡季襄老先生的后人关系不错。蔡季襄老人在这件事情中确实有一定嫌疑他手中有一份与美国人柯强的交易抵押协定。究竟是主动售卖还是被骗,双方各执一词。
      他所说的其它三幅帛书帛画,分别是人物御龙帛画、龙凤仕女图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图像。
      “这份应该是存世时间排名第五帛书。”卢灿指了指这份陆玄致从叔陆痒书。
      说明:后世内陆一共出土了二十四份帛书帛画,但大多数都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发生的,本文选四份为八十年代前
      桌上摆放的这份帛书,其实从品质、内涵、背后故事、涉及人物等方面综合论证,其价值并不输于前面那几份。
      卢灿故意将其排在第五,所为的还是稍后的“议价”!
      见卢灿不愿多说,大家便调转话题,再度开始研究这份帛书。
      很多人误以为帛书就是直接书写在丝绢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不信?你试试直接在绸缎上写个毛笔字看看?直接就是一团墨迹。
      因此,帛书也是中华文明推进过程中的一大发明,只不过,因为丝帛的昂贵,这种发明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在平民中推广过。
      作为书写材料的丝帛,为了不印染,需要做到三大处理。
      首先,丝帛的织法与传统的丝绸织法不同,它的天地线古时可没有经纬线一说是交叉,而不是正十字交叉,这样织出来的丝帛更细密。
      其次,丝帛需要单面上蜡做底衬,防止漏墨,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上蜡时,蜡层往往会盖住书写面,致使书写面不蘸墨蜡层上面留不住墨汁。
      因此,作为书写纸张的丝帛,还必须用明矾水煮。
      煮过之后的丝帛,蜡的油性被清除干净,这时才可以写出一个个清晰的、不印染、不漏墨的汉字或者图画。
      “这么麻烦?”郑光荣伸手在这份西晋帛书的边角捏了捏,感慨道。
      “其实蜡还有另外作用。”
      玩收藏的都很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说者过瘾,听者唏嘘。
      此刻一堆人围着他,他的话也多了不少,指了指这幅帛书,说道,“千年墓葬被打开后,棺椁里面同样有丝绸,知道那些丝绸为什么见风就烂?而我们面前这块丝帛,都已经有一千八百年,却没什么大问题?”
      “难道是蜡?”陈录生脑袋转得快,很快接上。
      “对!”卢灿竖起食指点了点,“煮过的丝帛,每一根天地线,都被蜡层包裹,隔绝它们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才能让这幅丝帛保存的如此良好。”
      “蜡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防霉。”
      “霉菌基本上无法在蜡层上生存,当然,前提是帛书不能经常被翻动破坏了蜡层。”
      “这才有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这幅国宝级帛书!”
      说完,他还像老先生一样,摇头感慨一声,“古时候的劳动人民,真是智慧如海啊!”
      大家一阵静默,偏偏此时有人在旁边噗哧笑出声来。
      扭头一看,原来是此时的小明星陈羽莲,她见卢灿那故作老诚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见大家都将目光投向自己,她慌得低头扯动衣襟,继而扭头就跑。
      狼狈模样,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温嘉铭虽壮,可不傻,眼珠子转转,又看了看陈录生,似乎想明白什么,眉头微皱。温家一直认为,阿玉进入卢家门,十拿九稳,可现在看来卢少家世好,又有才华,盯着卢少的人可不少,现在看来陈家的莲女还有他大哥,估计就有这想法。
      不行,回家还得和父亲大哥商量一下,这件事不能再顺其自然,需要出手帮阿玉一把。
      温嘉铭的想法,外人不知道,大家的目光都放在这份帛书上。
      现在最急切的是张国怡的媳妇,她听了半天卢灿喊好,可是她最关心的是这东西如此好,卢少能给开多少价位呢?
      她急切的捅了捅自己的丈夫,半晌,张国怡趁着卢灿歇息的机会,吭吭哧哧的开口,“卢卢少,这份帛书您看多少合适?”
      卢灿笑笑,伸出两根手指。
      “二二十万?”张国怡的语气有点失望,说半天,价格也不算惊喜。
      卢灿笑着摇摇头,“二百万。”
      这份帛书不可能低价拿到,高价拥有都算是幸福。
      不见三十多年前马衡马老也只能悻悻而归吗?
      如果欺骗他们夫妇不懂行,以二十万港纸拿下,以后卢灿一个“大骗子”的名头,永远也摘不掉。调景岭可是有着他视为基地的瓷厂,这里,是他未来事业发展根据地。
      卢灿自认为,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没必要毁了来之不易的名声。
      “嗷喔”
      一声长长的惊喜尖叫在屋内响起,如同母狼,张国怡的媳妇。

第192章 帛书故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