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84.第九章[2/2页]

[综武侠]圣僧 鼎上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不知是不是老天眷顾,黑云压野,却久阴不雨,好叫方天至一路又拾到好几枚峨嵋钉。几个时辰后,他仍纵马路上,杨逍与纪晓芙却已到了越西县城外。
      这两天一晚来,纪晓芙心中忧惧片刻不停。时而惶恐于杨逍这魔头要把自己带到哪里去,时而又担忧自己百般小心,留下痕迹,却无人来救。昨夜下了那样的大雨,她于客栈中听着雨声,只觉希望都被这淹天大水冲走了。可却仍不死心,沿路趁杨逍分神,偷偷于身后掷下暗器,指望被人瞧见。
      此时又见城郭,她便稍微松了口气,只盼夜间留宿时,能有人追赶上来。这追上来的人,她自己心里也清楚,会是同门师姐妹的可能性极小,全都指望在了另一个人身上。可这指望又是何等渺茫,此距嘉州,已是千里之外了!
      纪晓芙默不作声,忽而扬鞭拍马,往越西县城小跑而去。不料此时,杨逍却在她身边道:“且慢。”
      纪晓芙勒住缰绳,侧眸望了他一眼。
      杨逍一身白衣如雪,背脊挺拔的端坐马上。他持住缰绳,勒马慢行,向纪晓芙微微一笑:“寒舍已近,咱们不必进城。再过些许时候,杨某即可于庄中款待姑娘。”
      纪晓芙心中一惊,但勉力稳住神色,一如既往般冷淡淡的轻声说:“我太饿太累了,偏偏想进城休息一会儿,你不许么?”
      杨逍侧首垂眸打量她一会儿,又是一笑。这一路上,纪晓芙多有许多借口,要么身体不适,要么腹中饥饿,只为在城中多留片刻。他虽未能察觉纪晓芙悄然留下的记号,但也知她如此做派,多半是怀着遇见同门,寻求搭救的心思。杨逍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放任她如此,并不觉得能叫她从手上跑了。他这一笑,一是为了无奈,二是带着纵容,三却是排遣郁气。
      他少年成名,纵横江湖数十载,风流韵事无数,实不料如今栽在峨眉派一个女弟子身上,偏生还是单相思。如此死缠烂打之事,本为他所不屑,如今却让他自己亲自做下了,他心中焉能不惆怅郁怒?求而不得,自来千古一苦,任你如何英雄豪杰,也难消受!
      他自来城府深沉,心中如何作想,脸上是半点看不出来的。一笑过后,便道:“岂敢不许?你想做什么,杨某都奉陪到底。”
      纪晓芙闻言不去理他,自往城中去了。
      两人一齐到了县城里最气派的酒楼坐定,点好了酒菜。纪晓芙脸容苍白,神情一派楚楚憔悴,似也无甚胃口,搛着两口素菜,有一搭没一搭的吃。杨逍此时心情又何尝好了,虽无美酒,但亦执壶窗边,遥望风景解愁。
      过了片刻,纪晓芙开口问:“你在这附近有庄子?”
      杨逍应了一声。他知她意思,心里难受,不等她开口问,便自道:“小相岭上,抱云山庄。姓杨的在此间的一处别业。”
      纪晓芙见他只缓缓自斟自酌,不盯着自己看,便一手放在桌下,悄悄在手帕上写下那八个字,又将帕子卷握一团在手中。又过一会儿,她叫来店伙计,问了出恭处,才轻声道:“我稍去一会儿。”
      杨逍又应了她一声。
      纪晓芙缓缓离座,下到二楼,路过柜台边儿上,将那帕子和一锭银子放在了掌柜的面前,客气道:“劳驾,请掌柜的帮峨眉派留个心。”
      那掌柜的打量她两眼,又打量了银子两眼,听闻峨眉派大名,便先小心问道:“女侠请讲?”
      纪晓芙微微一笑:“这几日若有个和尚……或者峨眉派的人来打听我,你便将这条绢帕交给他。银子不多,您自个儿留下便是了。”
      这不算甚么大事,掌柜的放下心,笑着将银子和帕子都收到柜台下头去:“女侠放心,我记得了。”
      饭罢,杨逍唤来伙计结了账,二人自西门出城,复策马行路,不过十数里后就是小相岭。那小相岭虽名叫岭,实乃一道巍峨山脉。人在山麓,只见碧峰绵延,奇秀不尽,山势拔上云雾之外,雪顶隐约可见。两人至此弃马不用,步行攀上,山路愈行愈陡,及至拂云拨林而出,正在平崖之上,可见一座依山而伫的院落。那院子白墙碧瓦,隐于山雾之中,纵使远望,亦可在黄昏微光中见其精致之处。
      两人再走近些,院落中的仆役似已看到人影,不多时便分作两队鱼贯而出,每人皆提着碧纱灯笼,将院门外照的一片清幽辉煌。又有管家模样的中年文人走上前来,向杨逍作揖道:“见过主人。”
      杨逍则侧首向纪晓芙微微一笑,醉意轻含道:“纪姑娘,请。”
      然则拳与刀剑不同,任你拳架学得再如何漂亮,出招间再如何灵光,它终究是一对肉掌握就的,你力道不够、速度不快,便打不着人、打不痛人,学了也白学。故而从学拳伊始,练拳的武僧还要同时修炼内功以壮内,打熬拳力以强外,这功夫与练拳架的功夫齐头并进,等到内强外壮之时,还要将功夫从练拳架挪移到练拳意上,只有真正做到形意完足,罗汉拳才能真正打出模样。
      这一共算起来,只说出师,四五年勉强够了。若想练到空相那般火候,又何止四五年,尽可以打个四五十年了。
      少林寺历代武僧中的绝大部分,便是这样按部就班的练将起来的。
      但这对方天至很不适用。
      方天至本身于武学天分上便是惊才绝艳之辈,加上老黄瓜刷绿漆,他一代绝世高手的武学素养又蔚为可观,学起一套拳来不要太快。这就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他的拳架子已经通得不能再通,甚至几乎可以说神他妈的有些形意完足了,但他却刚刚修炼内功没多少天。
      一个多月下来,方天至打服了所有能与他交手的师侄。可再往上论到二十来岁的武僧,又没法与他过招——方天至在劲气与功力上与他们相差太多,任他拳再妙,也不可能打得过。
      如此这般下来,圆业现在看到方天至就头大。师弟天赋过人,寻常人要几年才能练明白的功夫,他两三个月练成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接下来怎麽办?难不成要他四五年蹉跎在罗汉拳小分队里,直到内功小成为止?
      这未免有些暴殄天物了。
      故而圆业搓了几天的脑袋,将这件事同他师父空相一五一十的说了,请他老人家示下。

84.第九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