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创新[1/2页]

重生之商路师途 72小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个笨蛋,这是应用题,怎么可以不答?给我站着,把这个答句抄十遍。”厉淑娟老师抓起练习本,甩向男孩子的脑袋。
      男孩子战战兢兢的弯下腰,捡起练习本,把本子放在墙上抄写。
      罚写必须要站着,面对墙壁。学生不痛苦不难受,就不会长记性,就会重犯。这是厉老师历来坚持的观点。
      厉老师四十多岁,任教五(4)班数学,以严格要求学生著称,学生见了大都如老鼠见了猫一般,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厉老师,答句偶尔忘了写不是什么大问题吧?”唐峰装作不懂。
      “唉,小唐,你还年轻,这些兔崽子就是怕抄,不抄怎么没记得住。”厉老师用笔敲敲学生的脑袋,“就是十遍抄完,说不定明天又忘了。对付他们只能熟能生巧。”
      五(3)班的赵老师放下红笔,抬起头:“十遍,十遍算什么,以前考试时,学生解方程时‘解字忘了写,我都罚抄100遍,抄死他们才会记住。”
      “唉,小唐,我们数学才抄几个字而已,比起语文那是小巫见大巫。就举一个例子,期末复习时,教研室的每张试卷都要抄个十来遍。”五(2)班的陈望老师感叹道。
      根据往年经验,不管是数学试卷还是语文试卷,期末都有十多分试题会与平时的测验卷一模一样,只字不改,有时候,作文题目也会相同。
      唐峰只有摇头,又不能大言不惭的说是教研员水平不够,误导老师平时的教学。
      这天下午,四位数学老师都在办公室,作为富有经验的教师,大家轮流对毛头小子唐峰进行循循善诱,思想轰炸。
      唐峰近期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认同,同事之间的关系开始融化。按以前,唐峰不会去问大家,厉老师等也不屑于跟唐峰讨论,更不会热心的传授经验。
      他们的做法,要抓好成绩,上课就要讲透,翻来覆去的把知识点炒熟了,学生自然就记住了。多抄多练是法宝。期末镇教办还要组织统考,给每个班级排名。为此,进度尽量快一点,五月中旬新课结束,剩余时间进行题海战术。
      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这就是当今华夏的教育现状。在这个指挥棒下,老师们哪有心思去琢磨如何上好课,都在拼命地望学生脑子里“灌”和“填”,学生就成了考试的机器。
      唐峰本想告诉他们,这样不对。教育不是抄写与“填鸭”,是知识的构建与创造,学生不是机器,有独立的思维与灵魂。可是,当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一个人的声音是多么的弱小,说得多了反而会被当成另类。
      要改变华夏的教育现状,靠一个人不行,需要找到更多的同盟,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呐喊。
      努力实现师范时候的志向——做华夏最好的教师,就从今天开始。
      唐峰展开信笺,拿起笔,重重的写上一行字:“论数学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
      夜色下,校园有些寂静。
      孙成铎组织了几位年轻教师去ktv唱歌。
      第一次受邀参加聚会,唐峰也不好推却。应付着唱了一首《大华夏》,便找了个借口回校。
      微风拂面,教室里传来清脆的钢琴声。
      唐峰循声而上。
      许倩坐在钢琴前运指如飞,优美的琴声如流水般流淌而出。
      难怪在歌厅里没见到,竟然是努力如斯。
      “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
  &nb

第十七章 创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