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卷 烽火第五十七节 校长[1/2页]

资本中华 书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原本李柏华不想当这个军事学院的祭酒,谁知道这一群老军汉在和他一起监工督造学院的时候,就被他前知五千年后晓五百年的一顿乱侃给忽悠住了。特别是禁卫军教导卫的阵容操练,当他们看到教导卫万名官兵喊着整齐的左右左口令,举着装有明晃晃的刺刀列阵经过的时候,马上就被这场面震撼了,细问之下,这都是按照镇海侯的法子训练的。
      后来这几个老家伙一合计,认为这时代真的是不同以往,战争再也不像以往那样靠刀光箭雨,骑马冲杀就能决定胜负。正像镇海侯所说的,现在的战争不再需要人海战术,现代的战争也不需要将军们亲自上阵冲杀,这仗打的是将军们的谋略,打的是士兵们的坚持,打的是后方的供给,只要物资弹药能供的上,一万火枪加大炮的新兵蛋子都抵挡得住十余万北方生长在马背上的骑射高手,这一点在前不久大败瓦剌骑兵那场战斗中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中,自己原本仪仗的勇武已经不再是炫耀的本钱。原本很消沉的他们却也从李柏华的话语中找到了让他们找回自信条件。李柏华说,勇武永远都是一个合格军人所必须要具备的条件,而过去的冷兵器作战取得的宝贵经验也是每个将官应该去学习的基础,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每一为学员,都要牢记当年那些建立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所付出一生甚至付出了生命的勇士们。老将军们都是一个个或者的教科书,他们以前的战斗经验和御敌战术技巧都是学员们要学习的内容。不管是火枪大炮也好,刀枪剑戟也罢,拥有一定的对阵经验永远是最基础地战争技能。
      于是,这些老家伙一致认定。只有镇海侯李柏华才能担当这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大祭酒一职,原本兵部尚书想要兼任此职地提议被几位老家伙不留情面的给驳了回去。在皇帝天启那边这建议丝毫没有受到阻力便通过了。李柏华被顺利的任命为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大祭酒。因为天启现在正忙于研究更有创造性的东西蒸汽轮船,把蒸汽机装在船上,让船不依靠风帆人力就能自由前进。
      既然被赶鸭子上架了,李柏华也就不在做作的推辞。咱不去争这个位子,但送上门来的好事情可不能不要啊。再说了,想要在这个充满了陷阱的官场上如鱼得水下去,手里掌握着足够的权利总能够让别人对你忌惮几分。
      我们的李柏华校长正式上任后所做地第一件事便是招生,学生招来之后具体安排哪些教学课程,那是以后的事情。他让庄志忠在新整编过的京师禁卫三军一卫中挑选出一千五百中下级军官或士卒,又让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在全国各地的卫所中挑选推荐了三千人。他自己和宋献策则亲自在京师广发公告,面试挑选在京的秀才、举人五百人。所有入选地人,年龄均控制在三十岁以下,十八岁以上,而且要能够熟练的书写文字。除了这五千人之外。他还准备通过五军都督府将全国各地的把总以上的将官分批调入学院进行短期培训,首批五百人。
      学院的建设进度极快,横三竖三共六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面将整个校区分为九个片区,每个片区各有用途。而校舍的建设也一反传统的木石结构,而采用李柏华所特别发明出来的砖混结构,基础打好之后,用水泥、黄砂和砖石砌筑墙体,在中心区地三层主楼上甚至还用了钢筋混凝土地框架结构。大部分建筑都是李柏华亲自指导,才女孙思雨执笔绘图。宋献策现场督工而成。建筑外观古色古香又新颖异常。唯一让李柏华遗憾的是,这些房屋的门窗没有玻璃!
      山东那边的希伯利虽然用水晶石磨制了大量的镜片,但是如何烧制玻璃却还是没有进展,李柏华心想这玻璃不就是那种白石子烧出来的嘛,小时候自己在农村老家的时候,还捡过这种白石头去卖钱的呢。由此他特意致电希伯利,让他赶紧把那个镜片加工作坊搬到京师来,同时也让研究火药地铸炮专家金凯利一道进京。有自己在一边指点。他们地研究进度肯定会飞速发展。
      教导卫在学院组建之后就被从禁卫军中划了出来。这一万名官兵被李柏华当作展示新式装备、战斗技巧和训练手段的样板。虽然已经进入深秋,但外面地太阳依然是毒辣辣的。教导卫的官兵们就站在烈日下。全副武装的操练

第三卷 烽火第五十七节 校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