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了。
陈道亨让外面的随从搬进来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袋粉末和一块已经成型地水泥块。=君?子?堂?首?发=李柏华捏起一小撮水泥放在手中查看了一番,灰白色地粉末的确和自己以前见过地很相似,而那个水泥块就更能说明问题,只见用陈道亨力将其摔到了地上也只是在边角处有些破损,看样子水泥标号还比较高。
“侯爷,下官对这水泥做了好多种测试,最后发现紧用水泥做成石块强度并不很高,水泥粉掺上一些沙石混合之后,晾干后比石头还要硬,用此物修筑的河堤绝对安全,可水泥也是最近才完成最终的配方试制,冬春修筑河堤时并未能用上。下官已经安排衙门中的差役分赴各地去安排开窑烧制,争取用一个夏季囤积出足够的水泥,到今年冬天对河堤进行大规模的整修。首发?君?子??堂?”陈道亨见李柏华对水泥如此感兴趣,就索性先将他对水泥的安排说了出来。
李柏华很高兴,他仿佛又看到了一个发财的好路子,但转念一想,最近这水泥的佩服最好还得要保密才行,说什么这都是修筑防御工事的最佳物资。想到这里,他有些严肃的对陈道亨说道:“陈大人,这水泥的烧制配方知道的人多吗?”
陈道亨看李柏华说的郑重,连忙答道:“水泥的烧制一直在下官的亲自过问下,知道配方的人也只有下官和几位亲自烧制的工匠而已。”
李柏华沉吟道:“嗯,这样就好。=君?子?堂?首?发=陈大人,这烧制水泥的配方你要严格加以保密,稍后我会向皇上禀报陈大人的功劳,我看陈大人可以藉此申报专利,让朝廷奖励你一部分专利费也不错的。这在各地开窑烧制的事情就先暂缓,这水泥不仅仅是可以修筑河堤,它还是快速修筑城墙,构筑堡垒,因此,短期内此物不能流传于外。但可秘密地方开窑烧制,以备修整河堤所需,我看这烧制之事,最好是交给大内负责,陈大人修整河道所需,让他们优先供应即可。”
陈道亨心想这样也不错,还省去了他自己督办烧窑的事情,反正一样有水泥用就好。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议过。接下来,他又向李柏华道出了自己对于工程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李柏华虽然没有学过工程建设这个专业,但学电子工程的也有项目之说,通过举一反三,这工程方面的管理问题还难不住李柏华,他思虑了一会之后,说道:“要管理好河道修缮、天下的房屋营建等工程,无外乎要管好三件事情:质量、工期和成本。这三者之间,既相互影响,也相互制约,只要保证好这三者之间的均衡合理关系,那么这工程建设中的各项事务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陈道亨长久以来一直在河道工地上折腾,对工程之事自然明了,这下一听李柏华说的这六个字,马上眼睛一亮,心道这六个字确实点到了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之处,当即摆出了衣服洗耳恭听之势,听李柏华继续向下分解。
李柏华见他听得认真,也有心卖弄起来,他继续说道:“首先,要从源头抓起,你做河堤整修,必须要让自己知道河堤需要修那些地方,需要多少工程量,自己明白了还不行,还必须将这些需要做的内容反应在纸上,让所有人都知道。既然已经知道了一段河堤需要修整哪些地方,那么也应该很容易算出修建这样的工程需要花费多少钱。其次,你不能把工程直接让属地的府县去组织实施,想要做的多、快、好、省,必须要有竞争才行,前几年我拍卖纺纱织布专利使用的事情你应该清楚,当时本想几万两银子的买卖竟然被抬到十几万两,做这工程也可以如此,可以让有能力组织这个工程的商人一起来报价,价格最低者得。第三,为了防止低价者偷工减料,你必须亲自派出督察组,在每一段工地上对照着施工的图纸进行不停的巡查,让他们没有偷工减料的机会。如此一来,你这个河道总督其实就只要坐在家里根据督察组报上来的情况审批拨付钱财就够了。这事情我只是简单说说,但实际操作起来不会这么简单,需要陈大人你组织有经验的人继续完善一下。”
听李柏华讲完了三点建议,陈道亨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平时在管理河道修筑时候有时也会像这么去做,只是做完了并没有及时总结而已,过后还是自己亲自奔波。今天被侯爷这么一说,还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了,心中对李柏华更加敬佩了。
第三卷 烽火第五十四节 河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