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哦,看了。爸也洗洗手吃饭吧。”
徐江在厨房里忙活,“爸喝牛奶还是喝豆浆?”
“我喝豆浆吧。”
“二哥你呢?”
“我也喝豆浆。”
徐江手脚利索,一会儿早饭就准备好了。
老徐洗了脸,走到餐厅,拉出椅子坐下,“都快吃吧。”
三个人坐下来吃饭。
老徐喝了两口豆浆。
徐海和徐江提高警惕地观察老爸,看他是否还发生呛水。还好,没有咳嗽,没呛着,兄弟俩这才放心地开始吃饭。
老说轻轻把碗放在桌子上,说:“哦,刚才我出去买早点的时候碰到老朱,就是八号楼的那个老朱,你们也认识。”
徐海和徐江顿了顿,老爸这是有话要说,仔细听着。
“老朱问我找不找保姆。”
“哦?他手头有合适的人吗?”徐海问。
“就是因为他手头有人才问我的。他说是跟他老婆认识的一个人,老头子没了,现在自己一个人生活,想出来当保姆。”
“哦,那人怎么样啊?”徐海问。
“他说是人还行。”老徐说。
“最重要的是人,人必须好。”徐海说:“别的都可以谈,但人得好。”
“说是会做饭,也挺爱干净的。”
“哦,这个人叫什么?”
“哎哟。”老徐摇摇头,“这我还真没问。我跟他说等过了百天再说吧。”
“其实也不一定非得过了百天,现在有合适的爸可以先考虑着嘛。”徐江说:“有人介绍我们就给打听打听,是吧?都打听妥当了,过了百天就可以让她来试试,看看人怎么样,看看饭做得怎么样,让她跟爸相处两天试试,是吧?”
老徐没摇头也没点头,只道:“过了百天再说吧。”
“我同意徐江说的,现在咱们可以打听打听,不一定非得百天之后。”徐海说。
“这个人有多大年龄?”徐江问。
“六十二三吧。”老徐说:“说是以前是当工人的,退休以后拿的钱不多。子女们都在外地,这边就她一个人。”
“爸问问她叫什么名字,我们给打听打听。”徐江道。
老徐道:“也好,那我回头问问吧。”
徐海道:“哦,对了,沙敏也提过一个人,那个人在……那个村子叫什么来着?哦,对对,满水沟,那人是满水沟的,是她同事的什么亲戚,五十多岁了,想出来做保姆。那天她同事还问她呢,问你老公公找不找保姆。”
“满水沟?”老徐疑惑地念叨着这个三个字的地名,半分钟以后才想起来什么,“哦,我想起来了,我年轻时下乡去过那儿,那地方穷极了。一个村子只有三个女人,三个女人只有一个眼睛。”
“啊?”徐海和徐江都觉得他们听错了,要不就是老爸说错了。
“嗯,三个女人一只眼。”老徐又强调一遍。
“什么意思?”徐江很好奇的这个故事。
“三个女人,其中有两个全瞎,还有一个,只有一只眼。”老徐解释。
徐海问:“您说满水沟?”
“对,就是满水沟。”老徐十分肯定地说,“我以前去那儿下过乡,我知道那儿。”
“什么时候?”徐海问。
“五十年前了。”老徐再次肯定地回答。
徐海和徐江乐了。
徐江眉心紧了紧,笑笑说,“爸,您说的是五十年前的事啊?”
老徐道:“嗯,五十年前我去过那儿,那个地方穷得就别提了。”
徐江道:“爸,您说的是五十年前。五十年前别说满水沟穷了,咱全中国都不富裕啊,现在早不一样了。”
老徐呵呵一笑,说:“那倒也是。”
徐江笑说:“您不能以五十年前的眼光来看现在了。现在的农村经济发达着呢,农民生活好着呢。”
老徐点点头,“那是,早不一样了。”
徐海道:“不过这个人她好像最后也没说定,让沙敏再问问吧。”
老徐不想提沙敏,提起来还是一肚子火。
徐海也没再多提自个儿媳妇一个字。
徐江道:“爸先问问老朱介绍的那个,然后咱们再说这个。”
老徐道:“行吧。”
老徐虽然还没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但似乎对新生活有了一丝期待。
徐海和徐江认为让老爸忙活忙活这些是好事,老爸现在最怕的就是呆在家里不动弹,不动弹就会胡思乱想,一胡思乱想就会得病。如果能有点儿事干,至少时间过得快一些充实一些。
但不管是谁介绍的保姆,他们都得给老爸认真把关,保姆是二十四小时住在家里照顾老爸的人,这个人必须可靠。
第三十五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