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四章 找女人 收民心[1/2页]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隆基得到御史台的禀报,还是有些不信的,并没有将此事公开,只是让御史台暗中调查,同时也让高力士插手此事。
      毕竟,没有一个皇帝能够忍受谋反的,尤其是杨慎矜的身份是这般特殊。
      对于即来的危险杨慎矜毫无所觉,依旧如以往一样,处理着财政事务。
      真正的导火索源于月底宫廷的消费。
      许是因为之前风声鹤唳,李隆基节俭了一阵子。
      随着三方大定,李隆基顿觉西方之事,有裴在,无需自己操心,又开始用部分时间醉心梨园。
      欣赏梨园歌舞,甚至自己尝试着作曲。
      说李隆基是一个让皇帝耽搁的艺术家一点也不为过。
      跟着一群古代音乐家混迹在一起,李隆基自身的艺术细胞给激发的淋漓尽致,特地根据谢阿蛮的特点,在乐圣李龟年的帮助下创出了凌波曲。
      凌波曲成之日,李隆基大为振奋,心底一高兴一开心,出手就尤为阔绰,一口气赏给了梨园上下十万钱。
      杨慎矜看不下去了,力荐李隆基莫要玩物尚志,让他远离梨园戏子。
      李隆基登时勃然大怒。
      杨慎矜的眼中梨园里上下皆是戏子。
      可李隆基却不一样,从他自封崖公就可以看出。
      这位李唐皇帝对于梨园的爱好与重视。
      说梨园戏子,等同骂他这个梨园的崖公。
      李隆基盛怒之下,将杨慎矜给轰了出去。
      经此一事,李隆基对于杨慎矜的好感大减,对于他意图谋反的事情,本能的产生了怀疑,由暗转明。
      杨慎矜给御史台收监,妖人史敬忠也跟着落网。
      经过详细调查,杨慎矜确实喜好谶纬之术,也确实与史敬忠观测星象,推演唐王朝的吉凶祸福。
      杨慎矜对此供认不讳,但是矢口否认自己意图造反,是单纯的担心唐王朝的命运,以及对于谶纬之术的爱好。
      要是寻常人,说这话还是可信的。
      但错就错在杨慎矜姓杨,是前朝杨广嫡系子孙。
      又因梨园一事,激怒了李隆基,恩宠不再。
      案子不过一个月,杨慎矜、杨慎馀、杨慎名为李隆基下令赐死自尽。
      史敬忠判决重杖一百下;杨慎矜的好友鲜于贲、范滔都判决重杖,流放到边远州郡;杨慎矜外甥前通事舍人辛景凑判决杖打发配流放。义阳郡司马、嗣虢王李巨与史敬忠相识,解除官职在南宾郡安置;太府少卿张因是杨慎矜的心腹给判决杖打六十,流放岭南临封郡……
      杨慎矜兄弟并史敬忠的庄宅被朝廷没收,男女家属发配流放岭南诸郡。
      一场冤案官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了。
      杨慎矜死后,太府寺由王一家独大,他提拔了自己的亲信,补上了受到杨慎矜牵连的空缺,完全掌控了唐王朝的一半经济命脉。
  &nb

第六十四章 找女人 收民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