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对[1/2页]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今执掌尚书省事物的正是与姚崇并称“姚宋”的一代贤相宋?。
      宋?持天下之正,为官清廉方正,在他的率领下朝廷吏治大兴,满朝文武的风气已经大改。
      所谓上行下效,什么样的宰相,什么样的百官。
      宋?带了一个好头,整个朝堂的风气也日渐纯正,多是作风干练的能人干吏。
      一切章程运转的极快,遇事绝不拖拉。
      裴?F的奏章在第一时间通过尚书省传到了宋?的手上,瞧着奏章里的内容,这位当朝第一相,脸色瞬间变了,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他怎么敢?
      开陇山,修葺乌鞘岭!
      数以百计的治世文臣皆想过此念,但凡了解情况,悉知内情的,莫不敢说半字。
      裴?F怎么就敢?
      宋?变了变脸色,不敢有任何怠慢,将这封奏章放在了最重要的位子,送入宫中,由内侍摆放在太极殿的御案之上,只待明天早朝时满朝文武一同商议。
      此事关系重大,绝非一人一言可以决定的。
      宋?一宿未眠,琢磨着裴?F奏章里记载的事情,翻阅了近乎一整夜的资料书籍。了解西域商路,了解陇右,了解陇山、乌鞘岭。
      直至早朝来临,上了年岁的宋?,直接顶着黑眼圈参加了朝会。
      “有事起奏!”
      随着高力士的一声高喊,堂下文武却无一出班。
      如今天下早已安定,大唐经济蒸蒸日上,国力日益强盛,军事也一扫之前疲软,战无不胜。前些日子,天下大旱。面对如此考验,大唐一样经受住了。
      除了重灾地陇右,天下几无灾荒之色。
      即便是陇右,在朝廷的支持下,通过裴?F与一众干吏的努力,也未有饥民出现。
      诚乃盛世因有的景象。
      这文武百官,各尽其责,也未有什么大事。
      李隆基本就是一位极会享受的皇帝,也乐的清闲。
      依照惯例,李隆基只要处理了御案上几分重要的奏章,便可宣布退朝。
      他拿的第一份奏章便是来至陇右裴?F的。
      李隆基对裴?F那一手楷体正书有着深刻的印象,只是看了头几个字,便知此奏章来至于陇右裴?F。
      提了提精神,李隆基认真的瞧着:奏章上将陇右面临的情况分毫不差的细细表明,陇右北是荒芜大漠,南是巴蜀山川,东是陇山,西有乌鞘岭,虽位于经济要地,却如困在囚笼一般。直至最后,方才说明来意,恳请朝廷认可,开陇山修葺乌鞘岭。
      看到开陇山修葺乌鞘岭这几个字,李隆基拿奏章的手,情不自禁的抖了一抖,险些握不住小小的奏章,眼中满是震撼惊疑,定了定神,方才道:“此乃陇右节度使、按察使送来的奏章。他应百姓所请,力陈开陇山,修乌鞘岭……”
      他这话还未说完,朝堂上已经是一片议论之声。
      “不可,裴国公此举大不可为!”
      

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