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忙脚乱的样子,才想起自己是宽慰他的,居然现在把自己引到了伤心的境地。“没事啊,我好得很。比不上师父,这种事我早就知道了。我现在读书,也不求学识能精进多少,只求能修身养性,不负了我师父对我的一番教诲。”
钱秀才惋惜道:“姑娘若是男子,定能考得功名,可惜,实在可惜。”
他本以为这番话会引起春霖的共鸣,没想到春霖反而十分气愤。“你以为我刚刚在和你说什么?读书反而让我不觉得这事可惜。我本来就不喜欢那种被功名绑缚的感觉,宁愿一辈子做闲云野鹤,那样子才好呢。再者说了,读书人读书,第一要务便是明理。有人读了书,便知如何治国;有人读了书,便知如何辅佐朝政;有人读了书,便知如何作文写诗。这三类,最后一类虽然也能成一代人物,可如果把他们放在朝廷里,不就成国家的祸患了吗?”
想到昔日的柳丞相,春霖又不禁说道:“还有些人读了书,虽是读书人,可没了良心,在朝为官便结党营私,纵容子弟,这不也是一件可怕的事吗?”
钱秀才拱手作揖,对春霖行了个大礼。“如此看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姑娘说得及是,若无治国之才、爱民之心,还不如不要做官,在此处当个先生呢。”
春霖翻了个白眼。“这便是我从刚刚一直说给你听的。”
两人聊了一番之后,春霖改变了对钱秀才的看法,而钱秀才也越发地佩服春霖了。虽是男女有别,可春霖还是跟钱秀才说,欢迎他常常过来,讨论圣贤之道。钱秀才也十分高兴,激动的脸都红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里,钱秀才一下子就胃口大开,坐在那里狼吞虎咽,一边吃还一边傻笑。他心里的结解开了,这下子胃口一下子就好了,可喜坏了钱氏。可儿子怎么一直傻笑呢?难道是傻了吗?钱氏心里有些担心,赶快问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娘,你不用担心,我去王家村见了春霖姑娘,才知道什么是良师益友。一辈子得此良师益友,足矣。”钱秀才感慨地说。
什么“良师益友”钱氏没听见,她可就听见了“一辈子”。在村子里,像他儿子这么大年纪的,可多得是孩子都生了一堆了。就只有她家的钱秀才,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连媒婆那里姑娘的画像都不肯看一眼。现在儿子难得对一个姑娘表现出了那么高的兴趣,钱氏一下子就高兴起来了。
“儿子,你是不是看上人家春霖姑娘了?”钱氏赶忙问道。
钱秀才脸一红,说道:“娘,你说什么呢?我就拿人家姑娘当朋友。”
“你如果看上人家了,娘就去给你提亲。”钱氏看着钱秀才,喜滋滋地说。
钱秀才摇了摇头。“娘,你就别闹了。人家姑娘对我可没这意思。你别去找她啊,免得给我们俩添了乱子。”
第2303章 良师益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