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 验明正身[1/2页]

这个道尊不太正经 谢家小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午临近卯时,孟祥赶到了清河县。
      清河县的城墙很新,在县太爷林峰剿灭马匪,清理掉县里的奸官之后,朝廷便记了这位知县大人一功,拨了不少银两。
      而这位知县确实是个好官,用朝廷奖励的钱财大兴土木,将清河这座偏远小城重新翻新了一遍。
      临近清河,官道上的积雪已经被清理干净,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载着货物的马车驶入城中。
      孟祥随着人流前行,城门口的官兵有些懒散,只是略微扫了他一眼便移开了目光。
      县中最气派恢弘的建筑便是县衙,哪怕孟祥是第一次来到清河县,也很快就找到
      “大人,烦请通报一声,就说众妙道观孟祥来登记身份。”
      孟祥走到县衙门口,对着守在门外的衙役行礼。
      “你是芥民?”那位衙役上下打量了一番孟祥,一般在这个年纪要来登记身份的,多半就是芥民。
      他的眼神有些不屑,又有几分轻蔑,毕竟芥民乃是罪人之后,而罪人便代表着触犯了大夏律法,他作为替朝廷办事的衙役,自然看不起芥民。
      不止是他,寻常老百姓也看不起芥民。
      “是的。”孟祥苦笑一声。
      他心中清楚,这种事情以后不会少见。
      “等着吧。”
      那位衙役走进了县衙中,应是去通报了。
      当然,以孟祥的身份自然是见不到县太爷的,应该是一位专门负责登记身份的主薄来负责登记身份一事。
      不久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衙役的陪同下走出了县衙。
      见状,孟祥更是无奈。
      看样子,自己的身份连县衙的门槛都没有资格迈过。
      “就是你要来登记户籍?”
      老人手捧着一本蓝纸封面的书册,在其下嘴角还有黑色的印记,这是经常咬毛笔留下的痕迹。
      “回大人话,正是草民。”孟祥回答,同时心中有些担忧。
      主薄是正九品官级,自然也就拥有浩然正气,目光如炬,不知道是否能看出他的身上揣着一只诡怪。
      不过他倒是高估了这些读书人,纳阴瓶中自成空间,哪怕是正七品的知县走到跟前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那位主薄轻嗯一声,翻开书册,取出毛笔,身旁的衙役很有眼力见地递上了砚台,里面装着早已研磨好的墨汁。
      “接下来,需要你配合我验明正身……”
      “等等,你在做什么?”
      “不需要脱衣服裤子!”
      “啊?”孟祥一怔,刚准备解开裤腰带的手顿时停了下来,他第一次走这个流程,还以为要全身脱个精光让对方察看呢。
      不需要脱就好,这种天气脱了容易得风寒。
      “你只需要回答我几个问题就好。”那位主薄咳嗽了几声,读书几十年还没看到这么不顾形象的人。
      “姓名?”
      “孟祥。”
      “年龄。”
      “刚满十四。”
      “亲属犯了什么罪?”
      “叛国通敌。”
      “叛国……等等,你说的是叛国通敌?”
      老主薄写字的手一顿,抬起头不可思议地看着孟祥,就连附近的衙役也是神色震惊。
      十几年来,被处以叛国通敌罪名的只有一个。
      镇北侯,孟天歌!
      一个北方蛮夷的噩梦,平定了蛮夷之乱,最终却被满门抄斩,整座侯府被大夏禁卫踏平。
      唔……
      老主薄想起来了,十年前确实是有一个来自于京城的特赦犯被流放到了这里。
      匆匆已是十年过去,镇北侯只剩下了这么一个独子。
      老主薄有些感慨,或许是念及镇北侯的功绩,语气柔和了一些:“你站在那里,我为你画一幅画像,画完之后你便可以离去了。”
      “好。”
      孟祥点头,挺直腰杆站定。
      等他腿肚子都在打颤之时,老主薄才收笔:“行了,你走吧。”
      “多谢大人。”孟祥又一次行礼。
      从今以后,他的户籍记录会被送到京城户部,又会被摘抄到群县州府中。
      等一切的流程走完,也就意味着他从此以后都无法从政参军。
      孟祥裹紧了衣服,迎着雪离去。
      他准备在清河县停留一夜,顺便替清崖胖子买两只烧鸡,同时也给自己买一些符纸。
      他现在的灵值是
      按众妙道观一个月发几张符纸的尿性来看,他要何时才能翻开第二页?
      不如自己多买一些。
      反正用的不是他的钱。
      ……
      是夜。
      老主薄在县太爷房间外徘徊,屋内还有烛火,知县应该还没有休息。
      徘徊许久,他才走上前敲响了门。
      “大人,是我。”老主薄低声开口。
      “进。”房间里面响起了一道沙哑严肃的声音。
      老主薄这才推门走了进去。
      房间内,烛火有些暗,映照着一位中年人的身影,中年面容冷峻,相貌英伟,下巴处有几缕胡须,穿着最宽容的常服,手捧着一卷书册。
      正是清河知

第七章 验明正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