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0章 你们准备,我闭关![1/2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 一白化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舟,你确定不和我们一起去吃个饭?”
      杨院长看着一副想要跑路的陈舟,笑着出声问道。
      陈舟看了杨院长和王贻?E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杨院长,你带着王教授,去下个馆子,我的话,现在不把满脑子的想法给落实,估计也吃不好这顿饭。”
      顿了顿,陈舟又补充道:“这个下馆子的钱,算我的!”
      杨院长笑着指了指陈舟:“你小子,这么多年,性格是一点也没变。我可跟你说啊,要是我安排的话,我就带王教授去吃大餐了,狠宰你一顿!”
      陈舟轻声笑了笑:“没事,回头我给杨院长你报销!”
      说着,陈舟又看向王贻?E。
      只不过,他话还没说出口,王贻?E已经先一步说道:“陈教授,我能理解你现在急切的心情,你就去忙你的吧,我跟杨院长随便吃点就行。”
      闻言,陈舟告罪一声,便离开了。
      看着陈舟急匆匆远去的背影,杨院长不禁感慨道:“这小子的生活,大概除了研究,也就只有研究了。”
      一旁的王贻?E则是笑着说道:“这样不是挺好的吗?现在的华国学术圈,可没几个,能像他这么纯粹的人。”
      杨院长点了点头,转而说道:“那行吧,王教授,中午就由我作陪,咱们好好宰这小子一顿!”
      王贻?E扭头看向杨院长:“真宰他一顿啊?”
      杨院长得意地说道:“那可不?好不容易抓住机会!”
      ……
      陈舟在路过食堂时,顺道打包了一份盖浇饭,当做午餐。
      然后便径直回了宿舍。
      与王贻?E的一番谈话,给陈舟带来了许多新的感触。
      陈舟也意识到,他在中微子振荡相关的课题上。
      虽然理论知识十分丰富,但是某些需要经验,做出判断。
      并且可能会直接影响理论研究的那一丝灵感获取,他还是差了一些。
      简单来说,视界与经验,往往不是纸上的文献,所能弥补的。
      而陈舟获取某方面研究资料的方式,毕竟有些单一。
      虽然有错题集这本纸质化实验验证神器,但终归还是差了点什么。
      就拿王贻?E来说,他就是很好地将理论和实验结合在一起。
      也就有了两方面的反馈途径,以及两方面的灵感来源。
      这是陈舟所欠缺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陈舟只能在之后,计划着去改变自己的研究习惯。
      或者将重心,稍稍往实验方面偏移,做到理论和实验,两者齐步走。
      但现在,陈舟还是打算,一条道走到黑。
      从理论上,完成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研究。
      他的目标,有两个。
      一个是寻找重中微子的理论研究。
      一个是中微子质量排序的问题。
      最多再加一个,中微子与CP破坏的问题。
      只不过,这第三个问题的难度,却是要比先前两个大得多。
      或者说,前两个问题,都是为了第三个铺路。
      毕竟,中微子与CP破坏的问题,绝对是中微子研究领域,下一个诺奖级的难题。
      但是,也只有有了前两个问题的铺垫,CP破坏才有可能得以解决。
      回到宿舍后,陈舟快速解决了盖浇饭。
      然后便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粗略扫了一眼,先前研究所堆叠起来的草稿纸。
      陈舟开始从其中挑挑拣拣起来。
      这里面,有他需要的内容,也有他需要修正的研究内容。
      更有他为后续研究,所铺垫的前序。
      说起来,虽然陈舟每次研究起来,都会有一堆又一堆的草稿纸出现。
      但是,陈舟对于每一堆草稿纸的内容,确实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的。
      因此,在他寻找起自己所需要的部分时,还是能够很快的精准定位到的。
      只不过,陈舟仍旧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才从这一堆堆的草稿纸中,将自己需要的部分,全部扒出来。
      毕竟,草稿纸实在是太多了……
      “这部分是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角度,去研究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部分……”
      “这部分是用那个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新公式,去研究中微子振荡概率的相关内容……”
      “还有这个,是关于中微子超出标准模型部分,新物理模型的理论研究内容……”
      陈舟将自己的研究手稿,依次按照不同的研究进度,以及课题的不同相关性,分别进行了整理。
      做完这些,陈舟回想起了王贻?E所说的那句话。
      “中微子到底是不是新物理,或者说它能不能代表新物理,我们现在无法下结论。但是,不管怎么说,也不管研究到哪个程度,在中微子前面,始终都有一个标准模型在那里……”
      正如王贻?E所说,中微子相关的难题,虽然用标准模型解释不了。
      但无论何时,在中微子相关难题的研究之前,必然有一个标准模型需要先研究。
      因为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伸手拿过与标准模型相关的研究手稿,陈舟低头,仔细看过去。
      既做梳理,也是回顾。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陈舟希冀着将他从王贻?E那里,获得的灵感,彻底抓住!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SM,是在群SU(3)C×SU(2)L×U(1)Y的规范不变性,及Higgs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标准模型描述了弱、电、强相互作用,并很好地解释和描述了基本粒子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包含12种传递基本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W±、Z0、γ、8种胶子)、自旋量子数J=??的3代费米子(包括轻子和夸克)、自旋量子数为零的Higgs粒子……】
      【标准模型中的中微子,是电荷为零,且严格无质量的……】
      【但是,不管是太与中微子实验,还是大气中微子实验,都已经证实了中微子是有质量的,且不同味中微子之间,会产生中微子振荡想象……】
      【因此,标准模型已经不适用于中微子领域的研究,需要将标准模型进行扩展,或是提出新的理论模型……】
      看到这里,陈舟缓缓放下手中的草稿纸。
      转而拿出一张新的草稿纸,拧开笔盖,在草稿纸上书写着一些内容。
      【Seesaw机制……】
      【Leptogenesis机制……】
      【味对称性……】
      时间在陈舟的笔下逐渐流逝。
      终于,陈舟缓缓停笔,习惯性地用笔点击着草稿纸。
      他所书写的这些内容,是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他所采用的,对新理论模型的研究方法。
      就拿Seesaw机制来说,从理论上很好地解决了中微子的小质量问题。
      同时,大多数的Seesaw模型,语言了重中微子的存在。
      而且,Seesaw机制可以与ILC和LHeC的实验内容,进行结合。
      在标准模型中,e+e→Ve??Veh和eq→Veq′h过程,是Higgs玻色子h在ILC和LHeC实验中的主要产生机制。<

第580章 你们准备,我闭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