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0章 贫穷早已限制了我的想象力[1/2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 一白化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舟,你说的探测器材料,是什么材料?”
      张一凡最终决定,还是慢慢捋一捋比较好,不能光听陈舟这个身在欧洲的人说。
      “半导体探测器,也就是半导体材料。”
      这是陈舟一早就有的想法,并且通过胶球实验,获得了更多的灵感。
      粒子探测器的发展,是随着加速器能量的增长,不断向前发展的。
      随着粒子物理研究的发展,需要测量粒子的参数越来越多,单个探测器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要。
      在20世纪60年代末,固定靶实验和对撞机实验相继出现了由多种探测器组成的大型磁谱仪。
      大型磁谱仪是由多种粒子探测器所组成的。
      这其中,就包括陈舟所思考的半导体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我是不太清楚,不过半导体材料,我还是挺清楚的。”听到陈舟的话,张一凡笑着说道,“而且,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半导体材料研究的。”
      张一凡话音刚落,陈舟立马说道:“那好啊,这样的话,你就可以两边一起做了,还能互相有个参照。”
      张一凡不禁撇了撇嘴:“你让我的毕业论文,去跟你的课题做参照?”
      “对啊。”陈舟理所当然地说道,“你看我,这本科的毕业论文,就是杰波夫猜想,这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也是胶球和哥德巴赫猜想,不就是很好的参照嘛。”
      张一凡闻言,顿时叫道:“卧槽,陈舟,你这太虾仁诛心了,拜托,你可是诺奖级别的大佬,我只是个本科还没毕业的孩子呀……”
      听到张一凡的话,陈舟顿时一阵恶寒。
      好家伙,就你这还孩子?
      强忍着心理以及生理上的不适,陈舟故意说道:“那要不算了?我找其他人吧?”
      “别啊!大佬!”陈舟话音未落,张一凡已经说道,“那个,你看你都找我了,我要是拒绝你,你不显得尴尬吗?”
      陈舟:“不尴尬,我再找个人就是了?”
      “咳咳……”张一凡轻咳一声,连忙说道,“别啊,再找个人,多麻烦,还得沟通,还得了解情况,还得配合,肯定没有我们同桌的默契,对不对?还有啊,你看……”
      张一凡叽里呱啦又说了一通,电话这边的陈舟,颇有些哭笑不得。
      他感觉这不是张一凡的画风呀?
      以前的张一凡是个有想法,有追求的人啊?
      这怎么,现在变得跟陈海宁一样了?
      末了,张一凡总结道:“所以说啊,陈舟,凭借我们的配合经验,你找我肯定是没错的。”
      陈舟又故意问道:“那你毕业论文?”
      张一凡连忙道:“没事,我可以两个参照参照,争取也搞出来一旁惊才绝艳的毕业论文。”
      闻言,陈舟调侃道:“孩子长大了啊……”
      张一凡:“……”
      过了片刻,张一凡才问道:“那你跟我说说半导体探测器呗?”
      陈舟回道:“我就不给你详细介绍了,文献我已经打包发你邮箱了,你自己看看。”
      听到陈舟的话,张一凡明显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道:“发我邮箱了?”
      陈舟回道:“嗯,你看看。”
      “哦,我看到了,我在下载……”张一凡上一句话的话音未落,便又立马叫道,“卧槽,不对啊,你这文件怎么这么大?我这网速可是100M的呀!”
      陈舟轻声笑道:“可能你的100M网速是假的吧。”
      张一凡:“怎么可能?我才刚办的宽带……”
      闻言,陈舟也没解释,只是说道:“一凡,那你先下载,我也去看看文献。”
      张一凡应道:“那行吧,你去吧。”
      电话挂断后,盯着电脑屏幕的张一凡,只觉得越看越不对劲。
      这什么文献资料,能有这么大?
      蓦地,张一凡意识到了什么。
      他想起上次帮陈舟做课题时,陈舟让他帮忙下载的文献资料。
      要是按照那个量的话,保不齐真有这么多……
      这样想着的张一凡,不由得有些忐忑。
      要真是这样的话,他哪还有时间把毕业论文和陈舟的这个课题,放在一块参照。
      他能够帮陈舟完成这个课题的任务,就算不错了。
      不过,张一凡也没有立即就给陈舟打电话确认。
      他在衡量自己的能力。
      随着“叮”的一声,文件下载完成。
      张一凡连忙解压压缩包,打开文件夹。
      只看了一眼,张一凡就再一次叫道:“卧槽,整整129篇!!!”
      张一凡的叫声,自然是传不到陈舟耳中了。
      不过,陈舟能够想象的到,就是了。
      电话挂断后的陈舟,开始查看的后续实验计划,以及实验的时间节点。
      陈舟既然选择了跟着弗里德曼继续接下来的学术交流活动,就肯定不会半途而废。
      那么,的后续实验,他只能选一个时间上,适合自己的了。
      至于具体的实验内容,陈舟觉得只要符合自己的课题方向,就没多大问题。
      “LHC的对撞实验在8月2号,我想想……”
      陈舟拿着笔,边看边画,把时间上还算合适的,全部勾了起来。
      如果这边完全不介意的话,那他随便选择一个就行。
      解决了后续实验的事,陈舟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发给张一凡的那些文献资料。
      这部分资料,不止是张一凡要看,陈舟自己也同样要看。
      当然,和陈舟让张一凡所做的梳理任务不同。
      陈舟自己则是单纯的刷文献。
      用陈舟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和其它的粒子探测器相比,半导体探测器发现的较晚。
      1949年麦凯博士首次用α射线照射PN结二极管,才观察到输出信号。
      当然,这也是因为半导体技术的限制。
      50年代初,由于晶体管的问世,晶体管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从而也加快了半导体探测器的发展。
      半导体探测器是以半导体材料为探测介质的辐射探测器。
      最通用的半导体材料是锗和硅。
      虽然半导体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和气体电离室相似,但是半导体探测器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却更为广泛。
  &n

第520章 贫穷早已限制了我的想象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