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同样看到眼前结果的胡桓生和一众研究员们,最后的坚持也被击垮了。
      一瞬间,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袭上了每个人的心头。
      胡桓生艰难的开口,语气显得很是失落:“吴博士,陈舟他成功改进了制备工艺,我……”
      没让胡桓生把后半句话说完,吴博士直接说道:“是啊,陈舟这个人真的太出人意料了,你们应该好好学学,不要盲目自大!”
      吴博士说这话的时候,视线从每一个人身上扫过,也包括潘诗妍。
      之所以会有陈舟改进制备工艺一事,她的得意弟子,也有“功劳”。
      潘诗妍不自觉的低下了头,她的心里闪过了很多的想法。
      停顿了一会,吴博士才继续说道:“经过这件事,我相信你们也知道你们输在了哪里。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你们也应该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
      这句话一说出来,胡桓生等人心底顿时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压力。
      “好了,彭飞你去看看陈舟来了没有,他如果来了的话,带他到我办公室来。”吴博士说完,便离开了实验室。
      彭飞也不做停留,紧跟着吴博士的步伐,去找陈舟了。
      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陈舟。
      两天改进了一群专业研究员认为的最先进的制备工艺,这事说出去,怕是都没人会相信。
      他真的太佩服这个毛厂高中的学弟了!
      真的,真的,太牛逼了!
      看着彭飞离开的背影,潘诗妍却没有立即跟上去,她在要了一份三组金刚石薄膜表征的结果,以及制备工艺的全部参数后,才离开实验室。
      剩下的就是胡桓生等人了。
      胡桓生看了这群跟了自己有不少时间的研究员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末了,胡桓生只能轻叹了口气:“以后,好好做研究吧……”
      小办公室里。
      沈靖的分析结果,比预期的要早半个小时。
      这也给陈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这里需要进一步降低磷的掺杂浓度……”
      陈舟根据反馈的分析结果,通过错题集开始了最后的试错。
      陈舟手中的笔不断的草稿纸上留下不同的数字和符号。
      不远处的沈靖看了一眼正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陈舟,倒没起身过去打搅陈舟。
      而是转回头看向电脑上的分析数据,然后拿出草稿纸和笔。
      沈靖试着按照陈舟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优化。
      但很快,他便放下了手中的笔。
      因为他发现这里面的牵涉的知识,可不仅仅是计算量和简单的公式推导。
      还有对整个实验的熟悉程度,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把握程度,等等等等。
      可以说,陈舟现在就是一台模拟的实验装置。
      他自问,自己做不到那样。
      当然,陈舟如果知道沈靖此刻的想法,大概只会一笑了之。
      毕竟,他可是有错题集的男人,别说是一台模拟实验装置了,就是十台,那也完全没问题!
      “n型掺杂实验中,磷的掺杂浓度,应该调整到3×1015/cm??……”
      “……这样的条件下,载流子迁移速率会提高至1060cm??/(V·s)……”
      陈舟放下笔,看了一眼草稿纸上写的内容。
      n型掺杂实验的数据,全部整理完毕。
      实验中的问

第261章 功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