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道,“他竟亲自来了?”
“三面围城,如此明显的催逃计策,看来是想生擒……”他紧握卷帛,沉吟片刻,转过头,对崔琰抱了抱拳:“玉贞兄,暴君无度,大肆残害罗将军亲旧,你我皆在他帐下效力,已经无法再回归朝廷,眼下敌军围城,城内不过千五将士,生死难断……”
他说着话,将卷帛递给崔琰,“冀北反贼首领亲至,敌军势大,若城破,兄可携此文书,领郡府诸位官员投降,兄为一介儒生,想必他项瞻不会为难。”
崔琰接过文书扫了两眼,凝视柳世辛:“子韧,你又何去何从?”
柳世辛微微一笑,转过身,声音带着必死之志:“为兵为将,既入沙场,当以马革裹尸还!”
说罢,一撩披风,阔步而去,只留崔琰一人,握着羊皮卷,暗自出神。
约莫一刻来钟,柳世辛策马来至东门,上得城墙,但见城下敌军军阵井然,约莫五六千之众。
阵前一杆「陈」字牙旗,旗下陈洵手持一杆长柄狼牙棒,正默默注视着前面——两百多名将士席地而坐,仰头唱着一曲小调:
“日头偏,月儿圆,阿翁荷锄归家晚……耕牛慢,稻穗弯,小子提篮装菜满……炊烟散,三只碗,阿娘唤儿要吃饭……”
童谣入耳,柳世辛不禁心头一颤,右手不自觉按在墙垛之上,死死盯着城下那两百多将士,破败肮脏的玄黑轻甲,在夕阳的余晖下极为刺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黑甲军轻骑……”柳世辛瞳孔微缩,环视身边守将,但见一张张原本坚毅或麻木的脸上,此刻竟爬满了难以名状的动摇。
“那是李老三,我认得他脸上那道疤!”一个年轻士卒指着城下,声音轻颤。
旁边人附和:“还有吴家兄弟,我跟他们一起喝过酒,他,他们居然还活着?”
另一边还有人说:“这调子,小时候跟着娘在后山采茶,经常听她哼唱。”
……
一阵阵窃窃私语,如同一颗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城墙守军中迅速晕开涟漪。
乡音、旧识,这些被残酷战争撕裂遗忘的柔软之物,此刻被赤裸裸地捧到眼前,不少人下意识地向前挪了半步,探身下望,想要看得更真切些。
“都给本将闭嘴!”柳世辛猛地一声低喝,如同惊雷劈开弥漫的低沉气氛。
他按在墙垛上的手掌,缓缓握住,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每一个神情恍惚的士兵:“此乃敌军攻心之策,莫要忘了,城下的已是叛军,袍泽情谊,早在他们弃械投降那一刻就已断绝!”
声音威严,不容置疑,强行压住骚动,士兵们被那目光刺得纷纷低下头,不敢再与他对视。
然而,城下的童谣还在固执地重复着,像一根根细针,持续不断刺穿着紧绷的沉默,那份被勾起的乡愁,对旧识命运的复杂情绪,如藤蔓般悄然缠绕在众人心头,无法消散。
柳世辛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里翻腾的焦躁,与某种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刺痛,冷冷喝道:“弓弩手,听令!”
声音坚硬如铁,身旁两侧守军如梦初醒,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拉紧弓弦。
柳世辛的手缓缓抬起,指向城下那片席地而坐的身影,犹豫片刻,还是咬着牙挤出几个字:“目标,城下叛军,放……”
“且慢!”“箭”字尚未出口,一声嘶哑的大喊从城楼阶梯处传来。
喜欢。
第821章 暮谣催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