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归鹤庄带点北方园林风格设计,庄严大气,法度严谨。
      南方园林集大成者主要是江南园林,风格雅致,讲究一步一景。北方园林则脱胎于皇家园林,因此小巧成趣的地方少了,严肃工整的地方多了。
      车子进了大门,眼前是一条一百米长步道,道两旁夹道梧桐,再左右都是草坪,东边有一池塘,塘边能看到假山下,一人在那里钓鱼。
      再往里走,正面一个四合院,两旁各有独栋建筑,后面好像还有别墅。陈盛离稍远把车停了,跟陈涯说:
      “进去了跟我走,别多看,别多问,见人就笑,不能随意乱闯。”
      陈涯表面点头,却没怎么放在心上。
      四大家族的庄园,他一个都没去过,这次进了陆家归鹤庄,不到处逛逛肯定划不来,正好看看,人人称道的世家,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往前多走了几步,陈盛跟一迎上来的人点头致意道:“成管家。”说完拽了拽陈涯的衣服。
      陈涯看着那人点了点头。
      那人精瘦,脸上也没有什么肉,看上去四十多岁,一身黑衣,也不像管家,眼睛在陈涯脸上一扫,颇为锐利。
      “老太爷可还安好?”陈盛小心翼翼问道。
      “好,怎么不好,今天还在外面池塘钓鱼。我都跟他讲了,池塘里压根没鱼。”
      成管家语气听不出起伏,也听不懂他什么意思。
      “太奶奶也还好吧?”
      “不好。前段时间刚从医院出来,有点心梗的毛病。”
      “啊哟,那要注意,”陈盛又问道,“高委员呢?”
      “高委员在陪一位贵客,没空见你。”
      先问陆老太爷,再问太奶奶,最后问高委员,这是陆瑞香教陈盛的礼数。
      但凡进庄园里,必然要有这两问。
      这个所谓的高委员,不是陆家人,但胜似陆家人,一直陪着陆老太爷,陆老太爷的三个儿子,后两个都是他帮忙养大的,所以在陆家的地位特殊。
      陈盛又问:“老太爷还是不见客?”
      “不见。”成管家冷冷说,说完头冲陈涯点了点,“他面生得很。”
      陈盛赶紧赔笑道:“这是我大儿子,叫陈涯,我这次过来,就是带他来认个亲,也带他见见二太爷。”
      “那你去见吧。二太爷在他自己房里。”
      说完,成管家就走了。
      看着这人的背影,陈涯笑了笑。
      好像给世家做事的人都是这个脾气。
      先前陆元龙的高秘书,刚开始也极不配合工作,性子傲得很。
      后来才慢慢“纠正”下来。
      看来即使陆家衰败之势已定,人的性格却不会轻易改变。
      陈盛于是带着陈涯往四合院里走,敲了一厢房的门,里面传出一个沙哑的声音:
      “谁呀?”
      陈盛隔着门,满脸堆笑地说:“二太爷,是我,我是陆瑞香家的,陈盛,我来看看您。”
      门很快开了,一个干巴巴的老头出现在门口,酒糟鼻,大耳朵,三角眼,头发秃到耳朵上只有一撮,两边嘴角下垮。
      他先是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门口两人,因为三角眼下垂,看上去有点不悦,但在看到陈盛手上提着的东西之后,马上笑容如花儿一般绽放。
      “来就来还提什么东西啊!”
      话是这么说的,可他双手马上就把陈盛提着的东西收走了,像是生怕陈盛改变主意不送了。
      说着,他就让两人进屋。进屋之后,陈涯左右看看。
      屋子里,面上的东西不多,但沙发上坐垫皱巴巴的,还有一团毛毯随意丢在那里,看来平时是有佣人帮着收拾。
      其他的陈设,和一般老人家中的条件也没有什么不同。
      看上去,这位二太爷应该是在独居,只是不知道伴侣是过世了还是怎么了。
      二太爷没有招呼两人,提着陈盛的礼品进了里屋。他开门的那一会儿,陈涯刚好看到里屋里黑黢黢的,堆满了各种杂物,门口还有一盒脑白金倒下放着。
      他不由得咧了咧嘴。
      总算知道为什么陈盛觉得这位二太爷五万块钱就可以打发了。
      这位放到西方文学史里就是典型的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囤积癖,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
      也不知道这位是不是小时候受穷惯了,反正陈涯还从来没在哪位世家子弟身上看到过这种特性。
      过了一会儿,二太爷又从里屋出来了,这回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
      看来他是发现了陈盛夹在礼品袋里的“小意思”。
      “你小子,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啊?”二太爷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拿起大茶缸。
      陈盛赶紧说:“二太爷,这我大儿子,陈涯,今天起,他就是我陆家的一员了,带过来给您见见。”
      陆占魁喝了一口茶,“嗯嗯”地点头,咽下水去后慢慢说道:“你有心啦,还在乎我这糟老头子。”
      “看您说的,瑞香始终是您的嫡亲侄女儿啊。”
      ……两人于是便唠起了家常,陈涯旁听了一会儿,结合多方资料分析,对他的过往也算有点了解了。
      陆家的陆老太爷和二太爷,虽然是兄弟俩,可地位差距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陆老太爷,是登上过历史教科书的人。
      解放时期的战斗英雄,参加过入朝作战,一生大功小功立了无数。
      战争结束后复员回家,组织上安排到晋中的煤矿上当领导,待遇级别极高。
      他在矿上的那几年,是共和国工业建设最为如火如荼的那些年,铁人张喜顺就是在他领导下诞生的。
      工业化需要电力,发电需要煤。他主持煤矿的那些年,用汗水和智慧,转化成为漆黑的黄金,变成电力,支援着全国的大工业化道路。
      他把后半生几乎全风险给了煤矿,手下经历过无数工人和技术人员,和无数工厂以及国家部门打过交道,人脉遍布天下。
      改开之后,他从矿上退下来,为了给下岗的矿工们求一个出路,他带着工人下海创业,三个儿子陆元龙、陆元虎、陆元豹也各展才华,最终打下了一块商业版图。
      这就是陆家的发家之路。
      然而,陆老太爷雄才伟略,一生波澜壮阔,相比之下,二太爷就黯然失色多了。
      这位二太爷是农民,而且一生都是农民。
      其原因在于,当年陆老太爷离家从军时,家里老母尚在,弟弟便跟在了老母身边照顾。
      一步差,步步差,因此,兄弟两人到后来便拉开了无限大的差距。
      只不过,尽管种了一辈子田,到了现在,兄弟俩也殊途同归,都是一起住在这大院子里了。
      而且

220.害了相思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