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研发的技术。
而且他们一开始想到研发方向就是发明一个设备能够直接和大脑进行对接,而不是发明一个设备和另一个设备对接。
这在现在地球文明来理解就是,直接要发明人类用大脑就能够接受的无线电信号,而不是发明一个用手机可以接受的无线电信号。
其难度可想而知。
一开始,他们根据机械甲的控制原理发明了需要和机械甲进行数据线连接的航天器外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是一种精密的测振仪,安装在太空船外侧,代替灰星人的眼睛来观察外面的世界,就相当于摄像头。
但这种探测器必须用数据线连接,无法进行无线传输。
而无线传输技术的发明并不是灰星的物理科学或者电子科学家的发明,而是生物学家的发明。
那些生物学家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他们自己的语言是如何传播的这种课题。
在地球上,一个人用神经控制声带振动,振动以空气为介质进行传播,振动被另一个人的耳膜接受,被神经传递到大脑里进行处理,两者就靠声音完成了一次无线信息交流。
“声音传播”在地球文明之中并不复杂,但对于天生就可以用脑电波直接交流的灰星人来说,想要搞清楚自己的交流方式到底是什么原理真的不简单。
最终,他们还是将这种方式归结于灰星人的“万物波动”这个物理共识上。
在灰星,“万物波动”跟地球上“万有引力”是同等级别上的物理共识。
“万物波动”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波,无论是星球还是原子;无论是石头还是生命;无论是能量还是信息……,其实本质都是波动。
也正是因为所有物质都是波动,所以灰星人捕捉波动的“眼睛”才能够看到这个世界,也正是因为灰星人相互之间直接脑对脑的交流也只是波动。
只是这种波动是“眼睛”无法识别的领域,就像地球人类看不高红外线、紫外线,听不到超声波、次声波。
有了“信息是一种波”的这个认知,生物学家们开始尝试着来在脑外制造这种波。
于是诞生了“无线脑电波传输”。
这是无人探测器能够诞生的前提。
……
如果这种技术早诞生一百年,那些登陆木星的牺牲者都根本用不着牺牲自己的生命。、
虽然,那时候灰星的人口众多,高达145亿,牺牲几个宇航员对于整个文明来说是并算不得什么,相比之前的战争,这种死亡数量可以说不值一提。
而且所有宇航员在加入这个职业的时候就已经抱着一颗视死如归的心。
“人生,赌上性命去未知中勇敢的冒险永远好过庸碌的度过无人问津的一生。”这是著名宇航员内尔斯·格木的名言。
那个发现格木星的格木。
但无人探测飞行器的发明,大大减少了这些敢于冒险的勇士不必要的牺牲。
……
寻觅者3208号发射出三架无人探测器飞向了当时的地球。
那是所有灰星人永不磨灭的惊喜。
第449章 无人探测器的发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