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县衙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除此之外,就是住的问题,他们在普查人口的时候发现,这里许多人都还住着草棚。
当时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或者灾荒,跑进了县城,到了县城之后,没有银子只好随便找个地方搭个草棚。
扛过了冬天就是命大,扛不过去,那也是自己的命。久而久之,草棚子也成了新西县部分百姓的常住地。
储寒已经写了折子递了上去,又去信府城知府请求支援。只是先不说朝廷肯不肯拨粮食给新西县,即使朝廷愿意给新西县拨粮食,折子层层向上递,能不能皇上那里都不一定,就算到了皇上那,等皇上批阅了,再层层下发,等到粮食顺利运到新西县,新西县的百姓可能又要饿死一批了。
萧桓忙了十几天后,回到宅子与墨小鱼说了这事,墨小鱼已经买了新西县的两条街,是的,是两条街,这时候的新西县哪有几个铺子,墨小鱼直接让墨风去买了新西县最中央的那条街以及相邻的那条。
储寒让人给她办理房契的时候真是一言难尽。
听说新西县缺粮食,墨小鱼就明白萧桓的意思了,他是想先借用平安村庄子那边的粮食,和墨小鱼空间里的粮食。
墨小鱼想了想,便道:“可以,不过不能直接给百姓粮食,这样久了百姓习惯的不劳而获,不会珍惜得到的粮食。而且,就算今年挺过去了,那明年呢。”
“我觉得可以这样,贴张告示,让百姓用劳动换粮食,县城里不是有很多空地方吗,不如盖一些房子。凡报名去盖房子的,都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
这样用劳动换来的粮食,他们才会觉得更珍惜,并且也能刺激老百姓的斗志,你有没有发现,新西县的百姓格外的麻木,这样不行的,只有老百姓自己有了斗志,所有人参与到建设新西县这件事情中,新西县才会发展起来。”
“先用粮食让他们建房子,告诉他们,这些房子,只要努力干活的人,就有机会住进去。等建好房子,就让他们用劳动换房子住,比如,县城的道路,这里的道路实在太差了,要知道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便利了,这里才能富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萧桓心里又跟着念了一遍,别说,听着有些莫名其妙,仔细琢磨还真有几分道理。
“这样,百姓们发现靠自己的劳动能吃上饭,还有暖和的房子住,那时候他们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
等明年春耕的时候,再重新划分粮田,分发粮种。拿到粮种,百姓的积极性肯定更高。
这样,新西县就会越来越好。到时候,还可以从其他的地方招来更多的人来这里种田,修路等等。
等到后面,还能做更多的事情,不过这些说的尚早,现在醉要紧的是眼前这个冬天。”
墨小鱼越说,萧桓眼睛越亮,他早就发现,新西县的百姓都是抱着能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态。
小鱼说的没错,让百姓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新西县才能发展的更好。
两人又将细节研究了一番,墨小鱼给老黑叔去信,庄子里的粮食留下庄子人的份量,其余的都运到新西县。
第171章 去往新西县[2/2页]